10月10日,为期两天的第四届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海洋大学落下帷幕。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罗轶教授致辞,对本次学术交流报告会给予高度肯定和期望,鼓励参会者积极交流,勇于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共同推动科学研究的边界拓展。
研讨会由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主办,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教育部极端海洋111引智项目支持,汇聚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学院院士、南丹麦大学Ronnie N. Glud教授,维也纳大学Federico Baltar教授,同济大学党皓文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管红香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晓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一歌研究员,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钟旭副研究员,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尹修然副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赵雪琴副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Jannik Martens博士和维也纳大学Eva Breyer博士等全球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研讨会就深渊生命和元素循环、甲烷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深海病毒与病毒生态学、浮游有孔虫和浮游真菌研究、北冰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沉积物中硅酸盐-碳酸盐耦合蚀变,以及非洲最南端植被和气候变化等研究方向从不同时空角度对深海和极地生命过程与演化、物质循环与机制、深海资源等海洋科学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各位专家的报告激发了思维火花,赢得在场师生的由衷敬佩和热烈掌声。与会者热烈讨论、深入交流,激发了学生们对科研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除口头报告外,研讨会还以海报形式展出28份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是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新进展,也是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忱和不断拓展知识边界的学术能力体现。在交流讨论中,学生们学习了新的研究方法,受益匪浅,满载而归。与会专家最终评选出三张最佳海报,在闭幕式中由组委会主任、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许云平教授和南丹麦大学Ronnie N. Glud教授共同为获奖学生段大玉、刘劲涛、王志璇颁奖。
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上海海洋大学与国内外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提升了学校海洋科学的国际化水平,必将推动我国深海生物地球化学相关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战略。
(撰搞:赵雪琴 武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