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古韵新光”社会实践团沿着“非遗技艺”的脉络,先后奔赴云南、广东、福建、浙江、河南等多地开展调研,创新运用“非遗+文创”和“非遗+短视频”等多种年轻化的方式,助力非遗文化传播,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探寻非遗技艺,深掘文化内涵
从杭州的藕粉制作工艺到昆明的传拓技术,从福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到河南汝瓷烧制技艺,实践团成员们在六省八地的深入探访中加深了对我国传统非遗技艺的认识和理解,深刻感悟非遗之美。
“我们在福建省龙岩市,亲手参与了水仙茶的采摘、晒青、摇青等传统制茶工艺,体验了从一片茶叶到一杯香茗的转变过程。”团队成员林子涵介绍道,“这种以制茶为代表的非遗技艺,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正如师傅所说,‘三分功在手,七分心在人’,非遗技艺中体现出的匠人精神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位成员。”
为深入了解汝瓷的历史和具体制作工艺,实践团成员来到汝瓷非遗传承基地,“传统的汝瓷天青釉荷口注碗,造型简洁单纯,在手工拉出的胚体上,用竹片修出荷花的形状,釉色青中带绿,温柔而不透明,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偏冷的天青色。”在非遗传承人专业的介绍中,实践团成员沉浸于汝瓷古韵,更深刻体会到背后那代代相传的情感与故事。“在老手艺人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专注与热爱,那是一种超越时间的执着坚守,是对精益求精的无限追求。当我们亲手尝试那些奇妙的工艺步骤时,更真切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匠心’二字的分量。”实践团成员魏一感叹道。
深挖非遗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在实地体验和调研中,不断探索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在杭州,团队成员走进藕田,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探寻非遗“新生密码”。在沾桥村马师傅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沉浸式体验了完整的藕粉制作工艺,感悟传统技艺背后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在与湾里塘莲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沟通中,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到合作社不仅致力于传统莲藕技艺的传承,还积极探索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提高了莲藕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不仅保留了文化遗产的精髓,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成员王冉冉有感而发。
在昆明,团队成员深入云南省图书馆,在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传拓研习馆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的魅力。“只要用简单的墨汁、宣纸、棕刷和拓包,即可拓印出全新的文字、图案、文创礼盒,完全不输3D打印的效果。”非遗手艺人邵师傅自豪地介绍着,并带领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传统拓印技术。“非遗手艺人们十分热情,希望通过和我们的进一步合作推出更多文创产品,让这些技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实践团成员蒋钰涵说道。
古艺新韵,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在与当地非遗传承人的深度交流中,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与技艺精髓,更捕捉到了这些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的生命力与可能性。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团队创新打造“非遗+文创”新形式,将非遗元素作为产品的创意来源,制作涵盖书签、扇子、明信片、茶叶包装等文创产品。团队成员还将非遗文化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采用“非遗+短视频”的表达方式,依托微信、抖音等平台持续发布非遗文化实践调研成果,用年轻化的方式推动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创新表达与广泛传播,让非遗传承“潮”起来。“我们在探访中深刻感悟到了非遗之美,也希望通过‘非遗+’的形式,延续传统工艺的美学价值,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助力非遗文化传播。”团队负责人张文菁说道。
“为更好展示、传播漳平水仙茶文化,我们设计了融入古韵的水仙茶系列包装,保留传统的手工元素并增加现代简约风格,赋予茶叶更高的文化附加值。希望传统技艺不仅仅停留在保护的层面,更能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主创曾钰涵介绍道。
实践团将循着非遗技艺的璀璨轨迹,揭开更多非遗文化的神秘面纱,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做好“活态传承”,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让非遗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供稿:校团委、爱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