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晕船又热,深度体验了‘免费洗桑拿’,但是出海锻炼、乘风破浪,我们实打实地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7月11日是我国第20个航海日。7月10日,参与2024年度出海实践的上海海洋大学学生举行线上交流会,分享出海心得和感悟。
6月中旬以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组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开展暑期出海实践。通过潮间带及沿岸海洋生物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进行近海海洋生物资源评估;采用近岸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资源调查方法和技术,进行种群丰富度调研、分类;结合海洋生物种类识别以及生物标本的采集、固定、保存等一系列的基本操作,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依据海洋生物数量和组成的定量分析统计归纳的方法,领悟专业服务实践的真谛;最后,通过海上休闲垂钓专业技能的输出,检验“乘风破浪”的本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登船出海,出发前真是又兴奋又激动。可船上的颠簸加上机器的噪音,大家都开始晕船了。”00后学生高择骏说。“这时,我想起了老师和学长学姐常说的那句话‘没有吐过的出海是不完整的’。我们排排坐,互相打气,最后也都坚持下来了。”
参与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同学们还体验了拖网捕鱼。拖网是一种大型的捕鱼工具,它的网口宽阔,网袋深长,能够覆盖较大的海底区域。在拖网捕鱼时,需要将拖网从船上放入水中,让它随着船的移动在海水拖行,捕捉到海水中的生物。“站在船舷边,手里握着拖网的绳索,感受着海风和阳光,随着老师的指令,我们开始将拖网缓缓放入水中。网体逐渐下沉,我们能够感受到它在水中的重量和阻力。随着捞网的提起,海水从网眼中滤出,留下一群闪着银光的鱼儿在网中扑腾,那一刻成就感油然而生。”时贝贝同学说。
“我们的老师张俊波教授亲自跟船指导。”参与休闲游钓的王洋同学说。“从选择钓点、准备饵料到投掷钓竿,每一个步骤老师都精心讲解、倾囊相授,确保我们能够掌握船钓的技巧。我们不断尝试,也渐渐学会了如何绑鱼线,如何串饵料,以及如何防止鱼钩挂底以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在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团队成员除了运用拖网技术捕捞海洋生物,还详细记录了采样点的经纬度。团队成员对捕获的鱼类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称重和形态学测量,并依据《水生生物学》和《舟山海域海洋生物野外实习指导手册》等专业书籍进行了物种鉴定。通过测量每条鱼的全长和叉长,记录体重,并计算了生物多样性的香农-维纳指数,深入分析了所得渔获物的生态特征,产出了一份详尽的舟山沿岸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为理解该区域的海洋生态状况和推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数据。
“这次出海,我初步掌握了海洋生物调查和物种鉴别的基本方法,对舟山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有了初步认识。在经历取点、采样、鉴定等一系列过程后,不仅让我的知识储备迅速增长,还让我能够将所学知识总结并应用到实践中。”时贝贝深有感触地说。“曾经在学校实验室检验的都是别人采集的样本,这次亲自参与采样的过程,也让我了解采样工作的原理以及采样过程的辛劳。”
“跟船出海,同学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风浪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在高温下磨炼了意志品质、锤炼了本领担当。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实践加深专业认同感和对职业的理解,保持热情、勇于探索、接续奋斗,为海洋强国注入青春力量。”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新军说。
(供稿:校团委 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