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上一次党代会以来,食品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明确发展重点,凝聚班子发展共识,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学院内涵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思想政治建设夯实基础,党建工作展现新气象
食品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民主集中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学院党建工作亮点频出,组建临港新片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宣传团队,打造“红色科普,‘食安’三进”临港新片区十大党建工作品牌;推动双创支部建设,获批上海市攀登计划样板党支部,食品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顺利通过上海市教卫党委第二轮高校上海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中期考核;举行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第四期“伟大工程”主题党课系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践行健康中国新理念》;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取得良好进展,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形成了一批党员品牌建设项目,党建特色和亮点逐步突显。
科研与人才建设齐头并进,教育教学能力持续提升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发展,近年来在省部级平台获取、国际专业认证、推进国际合作、专利论文等方面都有较好进展,食品学院党委坚持凝聚特色、布局重点,力争突围发展,现已拥有10个省部级平台,凝练5个重点学科方向,建设三大创新团队,推进产教融合,新成立临港生物制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食品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国际化突围发展。践行OBE理念,夯实专业建设,通过IFT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教育课程认证,食安、食科、建环、能源四个专业通过欧洲 ASIIN 认证,食品安全与工程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科发展作为重点,努力实现组织育人、团队育人、科研育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在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为 B+。
持续推进学科专业和创新团队建设,水产品高质化加工与利用、食品冷链物流及品质控制及食品安全控制及营养健康3个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创新团队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水产品高质化加工与利用团队评估优秀。国家自然基金申报质量不断提高,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52项,获得5项,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正式发表论文344篇,其中SCI论文254篇(1区186篇、2区45篇)影响因子IF=10以上论文13篇,ISI高被引论文14篇。万金庆教授团队“免漂洗鲜味鱼糜实用冰温技术”入选农业部2023年度“火花技术”成果库。顺利主办了第八届食品与健康国际会议、国际海洋生物医药高峰论坛、第九届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大会等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和提升。
落实党管人才,重视青年教师培育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了一批有潜力的年轻骨干,引进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和上海市海外领军人才,扩大师生国际交流,重视来华留学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外籍安海明教授入选长江讲席,赵勇获首届浦东新区科技精英奖个人奖、徐静雯、姜晴晴入选扬帆计划、尹明雨获上海市“超级博士后”。食品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参与合作外籍专家不断拓展。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进年轻专家参与青年干部培训班,到临港新片区挂职,参加跟班学习和专题工作,锻炼和提升工作能力。
推进“四个回归”,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食品营养学两个课程获得国家一流课程。焦阳教授获得上海市教学能手。4门课程进入校课程思想重点建设课程。就业工作总体平稳,2023年全院本科生平均就业率91.6%,全院研究生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3.77%。23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由三年前的64.86%提升至87.65%,灵活就业率由28.75%下降至4%。共有6位毕业生成功入选基层三支一扶和选调生计划,人数创新高。
服务社会工作取得新进展,校地合作开创新局面
学院积极推动和促进学科服务社会工作。加强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组织教授专家团队,主动走出去,对接地方食品产业重点企业和项目,前往湖北荆州、福建晋江、辽东丹东、青海等地开展调研合作,走访校友和合作企业,向企业、政府需求合作。积极服务临港新品区发展,有力服务临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举行生物医药产教融合签约大会和产教融合座谈会,获批临港生物医药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对接浦东国家食品安全卫生示范城区建设,加强市监局系统培训和浦东市场监督局合作,举办上海浦东、云南怒江市场监督执法系统联合培训。推进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建设上海海大元一生物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筹备建设纤连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
扬帆起航新征程,同心协力开新篇。我们将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增强组织功能、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学院改革发展做好引领保障。我们将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升学院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生态中国的能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聚焦营养与健康、生物医药等学科优势,培养一流人才,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产教研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以学院持续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世界一流特色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