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海海洋大学澜湄稻渔项目组一直致力于为澜湄国家培养本土化的稻渔专业人才和技术推广人员。12月25日,上海海洋大学澜湄稻渔项目组成员、2022级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贺子真专程回到柬埔寨,向柬埔寨渔业局赠送自己翻译的柬埔寨语《稻渔种养技术手册》,并进行稻渔合作研究和技术推广。
上海海洋大学澜湄稻渔项目组向柬埔寨渔业局赠送柬埔寨语《稻渔种养技术手册》
柬埔寨语《稻渔种养技术手册》封面
项目组自2022年底,开始编写实用的《稻渔种养技术手册》,由学校柬埔寨留学生Chhour Aily(蔡爱丽)和Virakbot(贺子真)翻译成柬埔寨语。技术手册涵盖稻渔种养的基本原理、通用技术、推广策略和典型模式,可以给柬埔寨基层农技人员、农民和青年学生提供技术参考。首批50本全部赠送给柬埔寨渔业局技术人员和基层农技人员,后续将赠送给所有柬埔寨稻渔产业区及基层技术推广部门。
参加翻译工作的两名柬埔寨留学生非常骄傲能够参与此项工作,来自经管学院的蔡爱丽说:“能够参加《稻渔种养技术手册》的翻译工作我倍感荣幸,从教授和柬埔寨同学口中得知,这本手册是中柬稻渔合作项目的部分工作,该手册能够帮助柬埔寨发展稻渔种养,让柬埔寨农技人员和农民能够通过阅读柬埔寨语的《稻渔种养技术手册》提高稻渔种养技术,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好”。来自水产与生命学院的柬埔寨留学生贺子真感觉自己的留学非常有价值。在中国留学的三个学期里,他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中国朋友非常友善,他和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自己的水产养殖技能和经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柬埔寨渔业局水产养殖处处长Thay Somony很高兴看到目前取得的巨大成就,期待着与上海海洋大学在渔业领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实现中柬互利。贺子真说语言无法表达自己有多喜欢在中国学习,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国家让他感到温暖,他很快会回到中国继续稻渔科研和留学生活。他兴奋地说:“通过参与此次《稻渔种养技术手册》的柬埔寨语翻译和校正工作,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稻渔种养丰富的历史底蕴、先进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这坚定了我在中国学好稻渔种养技术和中文的决心,我将成为中柬稻渔合作的桥梁,帮助更多柬埔寨农民通过发展稻渔种养走上致富道路”。
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留学生在安徽科研基地进行“水稻-罗氏沼虾共生”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柬埔寨留学生在柬埔寨稻渔示范基地展示收获的罗氏沼虾
上海海洋大学是全国稻渔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之一,创立了稻田养鱼、稻田养蟹和稻田养虾等多种稻渔模式。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稻渔种养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与柬埔寨渔业部、泰国渔业局、泰国农业大学、越南芽庄大学、芹苣大学、老挝农林部、老挝国立大学和赞比亚大学等单位具有多年合作基础。学校自2021年起承担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涉农项目“澜湄国家稻渔种养技术合作及水产养殖减贫”,该项目由水产与生命学院吴旭干教授和成永旭教授共同主持。项目内容包括“澜湄国家稻渔种养模式研究与推广”、“稻渔种养对澜湄国家农村减贫的可行性评估及实现路径”、“澜湄稻渔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澜湄稻渔科技合作和技术推广交流平台建设”。项目实施目标是为澜湄地区民众提供稻米和优质水产蛋白质,增加农民收入,为澜湄国家的农村人口减贫提供中国方案和培养稻渔人才。
该项目实施三年来,项目组已经在澜湄国家建立了3种稻渔种养模式及示范基地,并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进行了698公顷的推广应用;并设立了澜湄稻渔奖学金,专门招收澜湄国家稻渔方向研究生,目前已有7名留学生在校攻读稻渔方向研究生;我校先后举办三次“澜湄稻渔种养技术培训班”,累计有30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主要来自澜湄国家。此外,老挝和缅甸语版的《稻渔种养技术手册》也正在翻译中,将于2024年印制并赠送给老挝和缅甸的相关人员,让中国稻渔种养技术惠及更多澜湄国家的民生,带动更多澜湄国家农民走上致富道路。2021年6月9日至12日和2022年9月16日至19日,我校澜湄稻渔合作成果先后应邀参加“澜湄合作成果展”和“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示了学校在稻渔领域的综合实力,扩大了水产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为学校进一步服务“东盟合作”、“澜湄合作”和“南南合作”等国家战略奠定了基础。
在柬埔寨进行“水稻-罗氏沼虾共生模式”的技术示范
上海海洋大学同时致力于稻渔种养文化的国际传播,制作《中国稻渔种养历史和文化》英文宣传片及教学片,讲述中国稻渔种养的历史与文化,从最初小农经济发展时期、规模化发展时期到集约化发展时期,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入“稻渔+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澜湄国家稻渔留学生与项目组合影
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25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以视频方式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指出澜湄合作是澜湄六国一道发起和推进的重要事业,树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上海海洋大学是中国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之一,未来将持续推进澜湄国家稻渔种养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示范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