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谈判、远洋调查、渔情预报、公海休渔,世界的大洋大海就是他们的课堂

作者:任磊     索取号:     发布时间:2021-10-09     浏览次数:13 

9月21日晚8时,西太平洋上升起了一轮明月,正是“天涯共此时”。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劈波逐浪,奋勇前行。船上的会议室里,上海海洋大学参与渔业资源调查的学生已围坐成一排,耳边传来的是“淞航”号首席科学家,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成员戴小杰教授的声音:“截至今天,我们已基本完成首次农业农村部委托学校开展的公海远洋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的任务,明天启程返航!”


从6月出发至今,戴小杰已在海上执行农业农村部西太平洋中上层渔业资源科学调查110余天。这次科考航次又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调查数据,为中国作为渔业大国履行国际义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戴小杰在“淞航”号

戴小杰的身后,是一群由上海海洋大学教师组成的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他们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维护海洋权益放在心头,把大国责任扛在肩上,以强烈的使命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一流的专业素养,在国际渔业履约舞台上展示气魄担当。

殚精竭虑 用数据捍卫国家利益

遇见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成员李纲时,他正吃力地从外面抱着两个大箱子进门。“这是我们中国渔船在公海上捕捞作业的原始数据,需要把这些数字做成电子文件交给相关部门。”他一边解释,一边把里面的文件拿出来。“大约50斤左右吧!需要一条一条地输入到电脑上,再一条一条核对。这可是我们履约谈判最基础的工作。”

他说得很轻松,但懂行的人都知道,中国大约有几百艘渔船在公海上作业,每艘渔船每一天都会填写共24项内容的捕捞日志。履约团队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就是需要逐条核对每艘渔船每年的数据。一年就是近40多万条信息,这些信息不仅需要录成电子文件,更需要与相关单位反复核对。“一条信息可能会反复核对八九次,最终才有可能形成谈判桌上的筹码。”在炎热的假期,李纲白天带着学生顶烈日、冒风雨、攀礁岩、下泥滩,手把手地教学生开展野外调查实践;而到了晚上,开始摊开一本又一本的捕捞日志,把这些数据整理出来。

李纲在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第六次委员会会议

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渔业谈判科学顾问(金枪鱼渔业)、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科学顾问、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温带金枪鱼工作组主席,朱江峰每年至少要出国参加两三次的会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线下大会转到了线上召开。虽然免去了舟车劳顿的辛苦,但时差成了一个问题。10多个参会国家涉及到好几个不同的时差,仅一个开会时间就需要反复协调。线下1个小时就能通过磋商解决的问题,线上往往会付出数十倍的时间才能解决。筹备一次大会之前,又往往要召开大大小小的会议。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朱江峰几乎每半个月组织大家开一次会,粗略计算大概已经组织40余次会议。

 

许柳雄、朱江峰出席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第16届科学分委会会议

朱江峰的手机上密密麻麻设置了各时段的闹钟。北京时间下午6点,他开始参加当天的第一个国际会议。等到晚上10点结束后,立即又要投入到晚上11点召开的另一场会议,再次结束时已是凌晨三点。胡乱睡上四五个小时以后,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始终想的是如何为国家远洋渔业贡献出战略科技力量,如何促进国际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不辜负国家的殷切期望。

随着国际渔业管理形势的不断变化,每一场会议又都是一场博弈。团队成员始终坚持维护国际渔业秩序和我国远洋渔业的正当利益,对其他成员方代表提出的不利于渔业可持续的提案,以及超出中方应履行义务范围的不合理提案,都坚决予以反对。同时,在一份份有利于国际渔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提案中,积极贡献建设性意见。

履约团队成员的足迹从十几米长的小型渔船到3000吨级的资源调查船,从东海之滨到浩瀚的公海大洋。数不清的出海经历,让他们掌握了大量一手科研数据资料,也积累了丰富的海上生产和调查经验,为教学、科研和参与国际履约谈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他们把自己搏浪天涯的实践经历也应用在国际履约谈判舞台上。

系好扣子 用真情做学生成长指引人

国庆前夕,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负责人陈新军就在微信上收到了一条消息。2018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彭苗苗成功推免到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湿地生态学”的硕士研究生。就在不久前,彭苗苗还刚摘得了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

彭苗苗在解剖鱿鱼

陈新军清楚地记得,2018年彭苗苗入校时,还是一名腼腆羞涩的小姑娘。她主动选择了陈新军作为自己的课程导师。而陈新军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她进入了学院的创新班,按照创新班的培养方式培养。仅入校一个月后,彭苗苗就可以像研究生一样,进入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与相关科研工作。团队做实验、写课题等,只要是研究生做的工作都会让她学习、参与。渐渐地,她开始变得越来越自信,开始像研究生一样对自己的小课题侃侃而谈,也开始拿奖拿到手软了。仅2019年至2020年,她就斩获了各类校级、市级奖项共14项。

这样的培养模式也让团队的后备力量越来越强。四年来,团队带领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强,他们当中有20余人次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团队成员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像接力棒一样把学生培养起来,再把他们带到国际谈判舞台,为国家输送远洋渔业人才。

“淞航”号上,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2019级研究生王扬正在仔细测量金枪鱼的长度。这次出海的经历不仅让她学习到了在实验室学习不到的东西,更让她深刻体会到了“海洋强国”的深刻含义。

2020年,王扬随“淞航”号出海科考

2020年底,王扬第一次登上了这艘渔业资源调查船。可没想到,船还没有开出芦潮港,她就已经出现比其他人更为严重的头晕症状。老师们看她这个样子都劝她考虑放弃,可她坚定地说:“渔业资源调查是维护海洋权益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有许多东西是书本上学不来的。而且机会难得,不能还没开始就被未知的恐惧吓倒。如果因为晕船的问题现在选择放弃,那以后更没有勇气面对其他困难。”最终,她克服了种种身体上的不适,顺利完成了任务。

2018年,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开设了《新时代海洋强国论》。他们把“海洋强国”“生态文明”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学生们听了他们履约谈判的故事深受感动。“只有出海才能真正了解到履约的意义,才能真正知道国家需要你们。”也是在团队精神的鼓励下,报名参加渔业资源实习调查的学生逐年增加,曾经的“选人难”变成了现在的“人难选”。老师们开始发愁,能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带一些学生去海上实习。而在海上实习的学生,个个干劲十足,他们眼里没有时间的概念,只一心想着岗位上的工作。常常,深夜12点,他们趁着起网,娴熟地把肥大的鱿鱼捞起来测数据、解剖、存样品……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近五年来,团队培养研究生近百名。学生在读期间努力学习,每人毕业均有至少3篇论文发表。此外,团队还获得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以上项目80余项,总资助经费超过亿元;期间共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申请并获得发明专利5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结合所取得的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次,相关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发展 不负国家结出硕果累累

目前,中国远洋渔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管理不规范,产业发展模式有待转型升级。为了规范远洋渔业,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提出了一套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方法,得到国家渔业主管部门的肯定和采纳,对企业在过去一年履行国际国内远洋渔业管理措施情况进行打分和排名。这一创造性监管方式在全球独一无二。2021年农业农村部开始正式采用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方法。这套方法的运用得到美国智库专家“点赞”。

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始终致力于服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远洋渔业治理,服务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自2009年起,我国远洋鱿鱼产量始终保持世界第一,已成为位居全球前列的公海鱿鱼生产国、消费国。鱿鱼也是中国远洋渔业单一品种产量最大的捕捞对象。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对鱿鱼资源和渔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渔业资源补充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团队专家从保护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使中国渔船开启“勿扰模式”,在公海设立鱿鱼禁渔期和保护区,确保公海鱿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团队的努力下,中国迈出公海自主休渔的第一步。2020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公海自主休渔,在西南大西洋的32°S-44°S、48°W-60°W之间实行7~9月的休渔期,9~11月间则在东太平洋的5°N-5°S、110°W-95°W之间休渔。

2021年,专家们对2020年休渔效果进行分析论证,在西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公海休渔海域,2021年1-4月鱿鱼累积产量同比整体有所提高,资源状况有所好转,休渔成效初步显现。

“我们曾在国际履约会议上介绍过中国在东太平洋的休渔举措,得到了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可。”团队负责人陈新军说,“希望过几年后能拿出更全面、有说服力的数据。”“我们希望世界看到中国在保护鱿鱼幼鱼和产卵群体上的努力,未来争取在区域履约组织中取得更多话语权。”

陈新军

每年下半年的全国渔业相关会议上,团队会发布一年一度的“鱿鱼渔情评估报告”,提供北太平洋、秘鲁等渔场鱿鱼的当年数量“预告”,各大远洋渔业企业将据此制定科学捕捞计划。近年来,“鱿鱼预报”几乎“全中”,不仅成为国内渔业企业的规划必备,连海外的渔业加工业都可能随之产生波动。“在远洋鱿钓领域,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陈新军说。

2020年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首次发布了中国远洋渔业履约白皮书(2020)。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履约团队积极参与了《中国远洋渔业履约白皮书(2020)》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献计献策、贡献智慧。该白皮书的发布也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在保护公海渔业资源方面所做的努力,为世界渔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从入选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开始的短短四年时间内,履约团队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对远洋渔业资源的评估调查力度,获得了累累硕果:他们研发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方法并得到正式实施;提出实施中国自主休渔的建议,使中国迈出公海自主休渔的第一步;发布鱿鱼渔情评估报告,积极参与编写《中国远洋渔业履约白皮书(2020)》;积极参与国际渔业磋商与履约谈判326人次,向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提交国家报告、研究报告等120份,向国家有关部委提交决策咨询报告52份,充分彰显了远洋渔业的智库作用,为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