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水产教育摇篮”的百年海大创校伊始,学校发展就注入了国际化的基因。创校先贤、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认为:“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之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之眼光”,充分彰显了办学的国际化视野和气魄。
百年来,学校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国际化建设也走过百年不平凡的历史。
1912年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创建初期,首任校长张鏐毕业于日本东京水产大学的前身──东京水产讲习所,归国任教后就采用了日本学科体系设置,在国内最早建立水产、渔捞等专业,开创了具有国际规范的水产教育模式。学校于1917年组织学生乘“淞航”号实习船赴日本实习考察,后又组织捕捞和水产加工专业毕业生赴日留学,活跃的国际交往拉开了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序幕。
学校于1947年在上海复校,定名为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1951年更名为上海水产专科学校,1952年组建升格为上海水产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本科建制的高等水产学府。
1955年10月上海水产学院接纳首批越南留学生6人,就读于海洋捕捞专业。至今学校留学生教育已有63年历史。1955-1966年间,学校根据国家高等教育部指示,持续接收以越南为主的本科留学生以及少数越南和朝鲜的进修生,共培养留学生97人,其中本科生84人(越南83人、朝鲜1人),进修生4人。学校连续12年为越南和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批批高级水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2002年,越南国家主席特授予学校友谊勋章,以表彰学校在培养越南留学生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
上世纪60-70年代,学校邀请日本专家真道重明、渡边宗雄及苏联专家萨布林柯夫等来校讲学,为学校培养急需人才。同时,学校派出教师到越南、古巴讲学,出席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并与周边国家进行渔业谈判,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
70年代搬迁到厦门的水产学院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学校对外很难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70年代初期,在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地位后,学校派出教师参与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周边国家渔业谈判,并派出教师协助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无锡建立淡水渔业培训中心,培训东南亚国家技术人员。70年代末,日本东京水产大学领导来校交流办学经验。
改革开放加快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1979年学校迁回上海原址恢复上海水产学院。借着改革开放之际,学校加快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受农业部、外交部的委托,成为国内第一家承担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水产、食品技术和管理专家任务的高校,开展中日食品联合研究,选拔了一批教师到世界高校进修和访学。如今,这批人员依旧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在学术界和行业界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在学校多次举办全国性有关渔业资源评估、水产品加工等培训班,日本东京水产大学教授来校举办远洋渔业、鱼类行为、罐头食品工艺、食品冷冻工艺讲习班。
学校利用两期世界银行农业教育贷款项目,引进大批实验室设备,建设10个实验室,并派出5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访学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进行深造,同时组织各系负责人考察美国、日本水产教育,选派教师赴国外开展科研合作,也聘请英国、日本等国外专家来校讲学。
1985年,日本熊本县立水产高等学校将将其教学练习船赠送给上海水产大学,后易名“浦苓”号(浦指上海市黄浦江,苓指熊本县苓北町)。这既为学校远洋渔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更是谱写了中日交流和两地两校的友谊的一段佳话。
90年代起,学校开始与日本、美国等有关大学签订合作交流协议,积极拓展海外交流。2005年,学校选派新世纪后第一批学生赴日本进行交流学习,2006年起加强与美国大学的交流,2010年,选派第一批学生赴美国实习。学校不断拓展和扩大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学术交流。
目前,我校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组织签署178份合作协议,内容涉及科研合作、教师互派、联合培养学生和青年研究人员、出版物及学术情报交流、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为学校的科研合作、教师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了保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学会、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聚焦“海上丝绸之路”水产科教领域,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开展水产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在中国对外友协的牵头下,与天瑞公司合作,为法属波利尼西亚培养渔业人才,战略性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方面。学校积极拓展3+1、3+1+1、2+2、3.5+1.5等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学校连续11年与东京海洋大学开展校际主题交流;与长崎大学等16所日本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交流与合作。与日本丘比株式会社长期合作,引入国际资源,深化国际产学研合作,打造了“丘比周”的文化交流品牌,建立起国际化产学研合作机制。
新世纪国际化步伐加快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留学生教育事业重新起步。学校长期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保持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充分发挥我校特色和优势学科,以水产、海洋、食品三大特色学科为主,响应国家“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战略。已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汉语语言培训、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全方位留学生培养体系,积极发展国际生教育,将国际生教育工作全面融入学校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各项任务中。做大数量,提高质量,不断发展国际生规模,优化国际生结构,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为国家外交战略作贡献。2002年招收第一名产业经济学硕士留学生。2005年6月成立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同年9月举行与俄罗斯远东国立渔业技术大学合作培养留学生的开学典礼,2007年招收第一批渔业经济与管理博士留学生。2017年全年接受外国留学生292名,其中学历生83人,非学历生209人。学历生中本科生23人,硕士生43人,博士生16人,博士后1人。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人数31名,获得上海市政府奖学金人数25名。外国留学生生源不断拓展,生源来源国增长到38个。在我校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多数成为相应领域的高级科技人才。留学生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国际化师资是国际化办学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学校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校依托国家、省部各级各类人才项目,大力开展海外高水平人才引进,东方学者(含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人,青年东方学者7人;学校积极引进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各类海外归国人才135人,柔性引进38人,全职聘任外籍教师2人;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和管理干部赴海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深造和访学,近年来选派了一百余人,目前,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年以上国际履历比例达到了28%。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学校在相关学科领域也逐渐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团队,例如在海洋学科领域开展深渊科学与技术、深海地质、极地海洋动力、渔业海洋学、极端环境深远海海洋生物、大洋生物资源等前沿科学研究,成为我校特色学科建设的主力军和科学研究的龙头与制高点,成为我校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特色建设的核心动力。
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学校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开展国际专业认证,加强全英文课程建设,推进国际化专业试点改革,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机制。目前,全校现有24门全英语授课课程,12门获得上海市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支持,其中6门获批“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了11个全英文硕士专业。
学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聘请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的国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如2017年共有国(境)外专家在我校作了26个专题学术报告和讲座。而且,聘请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为研究生讲授“前沿课程”10门,提高了研究生的国际化教育水平。另外我校聘请的长期外籍教师18名,来自11个国家。通过学院对外籍教师的严格遴选,从事语言教学的外籍教师均具备较强的口语、写作教学能力,责任心强,不仅保证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和相关国家之间的交流。
学校遵循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办学新模式。2002、2003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创办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爱恩学院”,开展两个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和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纳入国家招生计划,采用“4+0”培养模式,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在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健全了管理体制,明确合作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引进澳大利亚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理念、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原版的英文教材、丰富的网上资源以及完善的教学设施,成为我校多元文化交融、教育教学创新、教育管理改革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典范。爱恩学院办学十多年来,共培育了4300多名遍布世界各地的爱恩学子。毕业生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英语综合能力好,受用人单位欢迎,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近5年,每年1/3以上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其中40%以上学生被录取到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办学质量获得教委领导、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取得丰硕的育人成果。
更名十年国际化工作进一步发展
2008年学校更名“上海海洋大学”,并搬迁临港新校区,学校在由水产大学向新型海洋大学深度转型进程中,确立了特色化、国际化、信息化、法治化的发展战略,以国际化、信息化助推,提升和强化学校特色化发展。不断拓展海洋学科布局,参与全球海洋发展,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更大的舞台和空间。在推进国际化战略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对外交流更加深入和广泛,学生国(境)外游学、留学、实习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迅猛发展。
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资助在校学生到国外开展各种形式的游学、留学、实习活动,积极推进专业国际认证、课程学分互认和国际联合培养。先后加盟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葡萄牙阿尔加夫大学等5所大学的Erasmus项目。学生游学项目和游学人数持续增长。截止2017年,学校共有近4000名赴国(境)外留学、游学、参加国际会议、海上实习及科考等。2018年共组织了34个游学项目,派送473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瑞典、捷克、澳大利亚、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知名企业进行暑期专业学习、专业实习等游学活动。2017年派往国外院校的交换学生达到221人,其中,作为交换留学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35人,输送国(境)外友好院校留学学生186人。
2016年10月,学校与东京海洋大学、韩国海洋大学联合申报的“基于‘中日韩教育一体化’的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共同教育计划”成功入选,成为“亚洲校园”正式实施阶段9个新增项目中唯一一个行业院校的合作项目。项目实施以来,三校定期召开了工作会议,开展了双学位学生(DDP)和学期交流生(IJP)以及三校间的短期交流学习,“亚洲校园”项目管理成员参加了在韩国召开的 “中日韩三国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同时在三校间开展教授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亚洲校园”暑期学校和“亚洲校园”研究生联合学术交流报告会。
学校积极融入多边国际科技合作,多次派教师赴南极、北极国际联合科考活动、欧洲“龙计划”、美国国际发展署和NOAA国际合作项目和外交部东盟国际合作计划等科研项目;与美国共建海洋遥感及渔业信息中心,并先后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的大学、研究机构或企业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近年来,学校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密歇根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葡萄牙阿尔加夫大学CCMAR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等世界上1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的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简称国合基地),在多个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201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际科研合作项目91项,涉及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法国、英国、葡萄牙、韩国、加纳、挪威、瑞士、越南、印度、芬兰、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刚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台湾、香港等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举办了30多场国际学术会议和海峡两岸学术论坛,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会议和论坛。学校还受农业部派遣,承担全国远洋金枪鱼和鱿钓渔业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每年派出相关教师代表中国科学家参加三大洋有关金枪鱼等的国际渔业管理组织的会议。
学校专家、学者逐渐走上世界的舞台,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国际渔业履约团队。应国际渔业形势和我国远洋渔业发展需求,自1999年学校开始承担国家交办的远洋渔业履约任务,代表国家负责我国在国际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中的科学事务,主要任务是代表国家参加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科学谈判、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履约报告、开展科学研究、培训与派遣国际观察员等,在维护我国公海渔业权益和促进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多名成员成为我国在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科学管理会议首席科学家,并当选多个委员会工作组主席或分委员副主席,每年30多人次出席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的各类会议。团队积极提供行业决策咨询和建议,近年来向农业部、外交部等提交有关建议报告近20份,几乎参与了全部我国涉外渔业和远洋渔业的管理政策制定工作。2017年9月23日,上海海洋大学与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共建的“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成立,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内涵、彰显学科功能,提升我国远洋渔业履约团队的综合实力,维护我国远洋渔业权益,服务国家海洋战略。“远洋渔业国际履约教师团队”也荣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光荣称号。
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以水产学为核心的农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AAF)是国内水产类唯一英文期刊;在以高校特定学科影响力和贡献度为主要评估体系、具有国际有影响力的US News最新排名中,我校排名位列亚洲第92位,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校学科动态监测中心提供的资料,目前我校水产学科全球排名第四,紧跟挪威卑尔根大学。
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时指出,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中外留学与合作办学、高校和科研机构国际协同创新。在2018年6月22-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对外工作要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外交大局,加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出新任务,需要大学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世界合作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将教育国际化作为重要方面加以推进,提出了建设上海特色、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化教育,将上海建设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留学目的地城市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之一。
从学校发展目标来看,建设世界一流的水产学科与建成世界一流特色大学的奋斗目标,更加需要我们站在世界高度,全球视野,以世界标准和要求,推动和落实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各项任务。
围绕国家和上海市国际化的布局,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学校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将学校建设成为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优势明显,理、工、农、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对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诠释能力,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到2030年,围绕“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主线,将学校建设成对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诠释能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到2050年,将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特色大学。
学校“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局性地实施国际化战略”。为此,要大力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拓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学功能。结合学校双一流要求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实际,学校国际化办学工作正处在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需以贯彻落实十九大为指导,坚持把国际化作为世界一流特色大学建设的战略选择,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学校地处上海的优势,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上海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以推动建设双一流和高水平特色大学为目标,加强系统规划,积极推进专业国际认证、课程学分互认和人才国际联合培养,以国际化带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学科水平、教育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
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海大人,始终秉承“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始终践行“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坚持“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学科主线,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特色大学。
今年,中国整整走过了40年的改革历程,如今中国发展已步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成功案例和参照对象,且不断趋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代,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当前学校办学已逾100年,也正处于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深化期和全面建设有国际影响力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战略决胜期。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新时代面临新任务,学校将踏上新征程,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通过提升国际化水平,为加快推进学校向世界一流特色大学的战略转型,出色完成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