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双一流”要求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服务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强化科技服务能力
坚持“水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地球环境生态保护”的学科主线,落实转型发展和质量提升双重任务,实践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双重使命。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成立极地研究中心、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化近海、深海、极地学科平台布局。“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全年派出79人次代表国家参加渔业履约30次,提交决策咨询报告近40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长江办共建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开展“千里长江渔村行”,调研沿江10个省区市的退捕机制,提交7份高质量报告。共同发起成立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教授博士服务团连续15年在西藏、贵州、云南、青海等地开展对口支援,推广绿色生态养殖。西藏亚东鱼人工繁育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项目。服务“一带一路”,连续举办三届“一带一路”渔业高级培训项目,在加纳举办首期罗非鱼养殖技术国际培训班。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新增海洋工程装备检测试验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全国唯一具备国际互认资质的船舶压载水检测试验室,成果转化交易额达1600万元。开展崇明水生生物资源大调查,建立数据库和基因库。投身临港新片区建设,承办顶尖科学家论坛,参与上海市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功能型转化平台建设。101名学生志愿者参与为期10天的进博会服务保障。
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
制定包含1个总方案、14个子方案的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将思政工作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强化课程育人,推进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高校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试点校建设,深化“阶梯课堂”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级管理体系,思政要素全面融入培养方案。水产与生命学院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拓展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拓展“淞航”号远洋渔业调查船育人平台功能,完成“亚洲校园”校际间首航。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推进文化育人,弘扬海大精神,讲好海大故事,完成大师剧《朱元鼎》《黄炎培》巡演。推进体育美育,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成立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普及活动30余场,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优化环境育人,建成约6.7万平方米的“海绵公园”,作为“华东自然海绵标杆”,为师生提供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勤工助学平台。优化校园服务布局,完成餐厅改造、连锁品牌便利店入驻、自助打印机设置等,提升服务师生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矩立德,围绕教师失范行为处理建章立制;典型树德,3位教授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培养育德,育德能力嵌入教师培训课程。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制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意见,完善学科运行机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海洋、食品高原学科运行不断优化,学科实力显著增强,植物与动物科学ESI前1%排名比同期提升58位,以食品高原学科成果为主要支撑的农业科学进入ESI前1%。英文刊《渔业学报》被美国两大数据库收录。科研能力进一步增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蓝色粮仓”等项目30余项,总到账科研经费16463万元,同期增长28%。获团头鲂、草鱼新品系2个。授权专利198项。科技成果转化1648.5万元。获农业农村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省部级奖5项、学会行业及局级奖13项。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制定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加强新农科建设意见及实施方案、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42个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方案,8个专业获市教委推荐参加 “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评审。全面修订2019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增列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制定海洋科学博士点建设与发展规划,系统推进海洋学科快速发展。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备案制”试行高校、中美学分来华留学专项、中非友谊“国际渔民”培训专项,顺利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国际学生总量突破800人;制定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管理办法,加快培养国际组织人才;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大学治理日趋完善,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开展新一轮制度废改立,形成以章程为“宪法”、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为“立法法”的制度体系。修订学校章程,启动校务委员会建设。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组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推进教授治学。完善教代会、学代会制度,推进民主管理。落实教育部、上海市科改要求,修订知识产权管理、科研项目绩效管理等办法。
四、坚持党管人才,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按照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认真落实人才政策,制定人才发展指导意见、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开展缺岗补聘释放“双一流”政策红利稳步投放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引育并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入选各类人才计划236人次,引进柔性人才24人次。制定创新团队管理办法,聚焦团队发展模式和创新收入分配机制,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力度。实施青年英才揽蓄工程,举办水产学科青年学者暨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吸引4名国际学者入职。修订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首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资助,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资助获批人数较去年增长33.33%,总资助经费增长110.53%。
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为导向,推动学习教育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形成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新农科建设意见等举措。围绕立德树人、基层党建、能力提升等办学治校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完善发展思路。以8方面专项整治为核心,重点关注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整改落实,85%整改措施已完成。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推进督查督办,健全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严格决策执行,加强执行监督。完成两轮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自查自纠。建立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制定年度整改方案,形成年度整改报告;推进巡视巡察一体化,建立校内巡察制度,开展4个二级党组织巡察和2个重点领域巡察。加强“四责协同”,制订学校实施意见和深化细化方案,创设“四责协同”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三大主体责任”归口管理,落实三级清单制度,以学院目标责任制考核为载体,贯通上下联动工作体系。落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求,严格落实纪委双重领导,全面强化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形成包含重大决策部署专题督查、党内政治生态监督、日常监督、校内巡察的立体监督格局。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完善学院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强化学院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 “三会一课”检查,推进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获批教卫党委“双带头人”工作室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