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

作者:李先仁     索取号:G1050400000-2019-0023     发布时间:2019-03-21     浏览次数:109 

2019年,学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教育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工作要求,对照上海高等学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内涵式发展,深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巡视整改工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动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地生根,着力推进“双一流”要求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全面推进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持续推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工作实际,以抓实两级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学习为重点,采取分层分类分对象安排学习内容,用好学习强国、干部在线等网络平台,多角度、多渠道加强学习宣传。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上海教育大会精神,对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行动实施方案》,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主修课程。继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出台推进举措,抓好推进落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加大对决策咨询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产出一批高水平、有影响力的成果。

2.狠抓阵地管理,统筹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把握好2019年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重点加强对课堂、媒体、报告会、研讨会、国际合作交流、社团等各类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严格落实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各类社团审批管理。创新易班网络育人举措。扎实推进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加强官方微博微信、二级子网站等网络平台建设,对“两微一端”、二级子网站管理实现全覆盖,开展定期检查及通报制度。加强海纳网络文化研究室建设,完善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政治能力和业务水平。

3.加强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弘扬校训精神。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做好宣传策划。开展普法教育主题活动和各类法治教育学习宣传。做好榜样典型选树宣传。组织学生进入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做好高水平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校园大师剧《朱元鼎》首演及宣传工作,积极探索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海大故事,传播海大精彩。开展2019年度好人好事、特色项目、文明窗口和示范岗的评选表彰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做好档案文博资源综合能力建设与校史研究,提高档案、校史和文博育人水平,存续海大记忆,传承海大文脉。

二、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

4.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深化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切实肩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加强校院两级班子自身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细化“四责协同”机制,压实责任链条,不断完善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问责有力的责任落实机制。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工作,严格对标对表,对账销号;加强督促检查,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对部分二级党组织校内巡察,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基层党组织责任落实、任务落地。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调研长效机制建设。

5.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学校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继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贯彻落实,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深入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党员“先锋”计划,抓好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提醒督促机制,指导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坚持推行党组织书记落实“三大主体责任”述职评议制度。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支持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加强自身建设。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少数,加强监督检查,坚持抓早抓小抓准,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着力加强二级党组织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和防控机制建设,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执行情况的跟踪问效。深入贯彻落实党内监督和问责条例,坚持纪委工作“双报告”制度;推动党内日常监督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7.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中层干部队伍动态调整,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突出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着力培养选拔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干部。推进干部轮岗交流,注重选拔培养使用年轻干部。落实《2018-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入落实关于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完善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机制。建立挂职锻炼工作统一管理、归口评价的制度体系。

三、强化“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8.筑牢“内圈”主阵地,提升第一课堂育人效果。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培养。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建设。着力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推进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把学院推进、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工作列入对学院、教师个人考核指标。强化中国系列《大国海洋》课程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加强推广示范。

9.整合“中圈”,抓实做好十个方面育人。扎实做好十个方面育人,围绕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网络育人第三课堂,调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所有环节参与育人,推动三大课堂联动育人。深化拓展“四大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价值引领,打造“品读海大”品牌活动,编写活动大纲。推进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开展“行走的课堂”“进博会”志愿实践活动。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平台以及党团组织、学生会和班会活动。推动全体教职工都担负起育人使命,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科研、管理、服务全过程。

10.拓展“外圈”,全面推进“开门办思政”。整合校外育人资源,构建校内校外合力育人格局。梳理校外育人资源、出台相关工作措施。推进校际协同育人、区校协同育人、学研产协同育人工作,着力打造校外育人基地平台,积极创建校外育人品牌项目。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

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11.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扎实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发展一流本科专业,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加快发展新工科、新农科。落实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组织上海高校重点课程、优质在线课程、全英语示范课程、精品课程、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等项目申报工作。推进国家级和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建设心理生涯发展实验室。持续推进本科教师激励计划,确保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推进课程改革,积极打造金课。以“互联网+”大赛、“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等为平台和抓手,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以课程团队和工作室为抓手,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办好上海海洋大学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等赛事活动。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推进艺术教育委员会建设丰富美育教学资源,提升艺术辐射范围和影响力。认真落实招生“阳光工程”,制定生源获取方案,提高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

12. 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升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深化学位点建设与布局,探索实行学位点负责人制度。认真做好海洋科学博士点整体建设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工作。切实做好“亚洲校园”项目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和“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

13.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学生资助工作。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基地、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研究项目为契机,着力构建集全方位、全程化大学生生涯发展体系。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和精准帮扶整体水平。规范学生资助管理提升育人效果,做好学生资助和奖学金评定专项督查调研;完善资助育人制度建设,实施精准资助。

14.完善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推进民族教育。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规范,开展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工作。健全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机制、服务保障等制度体系。完善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激励机制,完善管理方式,加强管理队伍。深化继续教育规范办学和结构优化,做好培训教育项目库、师资库建设和项目拓展,狠抓学历教育内涵建设。研究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做好少数民族预科班工作,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培训教育,深化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和建设水平

15.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做好迎接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中期评估以及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做好2020年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加强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进一步理顺学科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工作为抓手,精准引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强海洋学科建设。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工作。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积极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

16.对接国家战略,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水平。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长江大保护需求,形成学校工作方案,推进年度工作形成新成效。深化部市共建,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签约合作,进一步增强资源整合、科技服务能力。深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科技人文交流、科技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学科技园能级提升。发挥学科与科研特色优势,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对口支援工作。建立校地联动机制,加强与对口支援地区沟通交流。继续组织专家教授博士团开展科技服务,完善对口支援地区生态养殖模式。

17.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建设。组织做好国家级、省部级项目选题、论证和申报工作。落实国务院、教育部、上海市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修订科研管理相关制度。整合资源做好奖项申报工作。发挥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功能,积极培养本科生科研意识,提升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继续提升学术刊物的办刊质量。

18.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推进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力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积极推荐学校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任职兼职。深化外事教育与管理。

六、推进人才强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19.加强师德师风,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落实“关于完善上海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职能设置和运行机制的指导意见”精神,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形成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相关职能处室各司其职履职尽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师德舆情应急处理反馈机制,推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提升,强化作风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打造品牌项目。

20.全力推进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落实学校人才发展战略、重大政策,协调力量、形成合力,坚持引育并举,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人才培养、思政工作、本科教学、学科建设等,协同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推进国际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博士后管理和服务工作。落实上海高校青年英才揽蓄工程,筹备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大力引进和培养青年英才。

21.分层分类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继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继续推进教师录用评分制,优化实验技术岗等招聘管理办法,统筹做好管理岗轮岗交流、校内遴选和公开招聘。开展岗位分级聘任、人才计划申报和跟踪培养、教师业务岗位挂职工作、教职工培养培训等工作。强化学院党组织政治引领,加强对二级部门考勤、考核工作监督检查。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七、推进治理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22.聚焦重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修订《上海海洋大学章程》,制定深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校分类管理评价工作要求,探索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和资源配置,细化分工任务,有效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明确基于学院特色的发展定位目标,深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任务+绩效”拨款改革制度和二级单位分配制度,加强校部对二级单位的监管和督查。

23.推进依法治校,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及内部监督。做好“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促进工作流程再造。进一步推进学术委员会履行职权与发挥作用。持续推进制度废、改、立,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深化实施校院两级重点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以中期预算为依据的年度预算编制规则,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探索推进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投资及项目库建设的绩效管理。认真做好2019年预算执行和2020年预算编制工作。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处置等工作,提升会计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校办企业清理规范工作。加强招投标集中统筹管理,规范零星采购行为。全力做好迎接校长书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扎实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工作,强化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24.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强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根据“一次设计,分步实施”原则推进综合业务数据平台建设,加强数据整合共享。根据学校流程再造的核心需求,按照“一口受理、后台办结、末端交付”原则,加快推进“一站式流程服务平台”建设。

八、统筹各类资源,加强教育及管理基础性保障工作

25.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与使用,深化海洋科技大楼布局规划及落实。启动游泳馆项目建设,推进枸杞岛等基地置换建设,落实滨海基地“第二校园”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军工路校区改造和管理提升,制定校园房屋大修总体计划。完成海绵化工程建设。健全海洋高新园区校属各类研究平台管理模式,完善船舶运行管理机制。

26.加强教育教学保障服务。推进校院两级仪器设备共享开放平台建设,促进各类大型仪器和实验设备资源共享,发挥使用效能,确保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深化美丽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推进校园标识系统建设,提升学校形象。继续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和服务,营造“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学习氛围。加强调研,进一步完善大后勤改革。发挥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的咨询和资源聚集作用,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与合作。

27.深化落实民主管理,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建立校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发挥教代会、学代会民主管理职能,密切师生联系。加快教代会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提案工作效率。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四自”能力和模范示范作用发挥,召开第二次团代会、第五次学代会,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从源头抓起,强化主体责任,提高响应速度。

28.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落实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安全生产、保密等责任制,加强隐患排查,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细化应对预案,逐级抓实,责任到人,强化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能力,切实做好各类安全稳定工作。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