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方案 (2018-2020)(规划)

作者:彭俞超     索取号:G1050401001-2019-0010     发布时间:2018-12-04     浏览次数:299 

    按照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总要求,上海海洋大学遵循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战略,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世界一流特色大学为目标,坚持聚焦、错位、合作、共赢的思路,建设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办学经验。我校在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共识、聚焦核心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上海海洋大学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方案(2018-2020)(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建设意义

1.参与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基于学校学科优势与特色,围绕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学科主线和对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高度诠释的大学使命,依托淞航号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加强与全球高校的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地球环境资源的保护、为人类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全球化的生物资源系统配置方面,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海生物资源养护与管理等。在全球人类粮食供给与安全方面,积极参与国家蓝色粮仓战略的实施,围绕水产养殖,加强水产种质资源和生态保护,加强海洋牧场的研究与实践,加强水产品加工与高质化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依托国家远洋渔业工程中心,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履约能力;依托深渊科学与技术中心,聚焦海洋碳循环、深海和深渊生物种质资源等研究,服务人类粮食供给与安全。在全球环境生态治理方面,依托学校生态环境方面的学科优势,参与建设美丽海洋、美丽湖泊、美丽河流、美丽世界的建设。在全球战略科学家、政治家培养方面,培养具备科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多元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有助于促进人才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优秀人才。

2.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建设

    建设海洋强国,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作为海洋大学,在海洋强国的建设过程中,要培养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加强对海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升探索深渊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能力,贡献海洋经济发展,提升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的履约能力,为我国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开展技术输出,提供水产养殖、食品加工、远洋渔业捕捞等领域的技术支撑;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3.贡献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5526 日上海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上海海洋大学在深渊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建立了深渊技术流动实验室,研制出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着陆器成功完成11000米级海试。学校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聚焦海洋碳循环、深海和深渊生物质资源等研究重点,开展深渊科学平台及实验室建设,深入推进深渊科学和技术研究,为建设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海洋学科、为国家海洋事业、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总体方向,首次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重申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了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要求,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领域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上海正在稳步推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海海洋大学是上海地方院校中一所由两个部委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的高校;水产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这为学校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二)学校现状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吴淞水产学校),1952年成为新中国第一所水产高等院校——上海水产学院,是中国水产教育的摇篮。一百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始终践行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高度诠释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的大学使命,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学校大师辈出,他们是中国水产和食品学科重要的开拓者和优秀建设者。

    学校在从传统水产大学向新型海洋大学的格局转型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能力建设取得新的发展,功能得到新的提升,制度供给不断增强,治理机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有了新的丰富。

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水产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先后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及建设计划、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我校完全有基础有能力开展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

  

一是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产学科获A+评级;海洋科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获B评级,名列全国前40%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B+评级,名列全国前20%

     二是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科技竞争力突出。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ESI 全球前1%学科排名。水产学科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校学科动态监测中心提供的资料,目前我校水产学科全球排名第四。

     三是厚积薄发,发展动力强劲。在上海十二五内涵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等持续支持下,学校三大主干学科具备了高峰造尖的学术土壤,营造了高峰造尖的创新氛围。

(三)问题与挑战

    根据上海高校二维分类标准和具体指标,我校定位为多科性应用研究型高校。中国海洋大学是全国海洋类院校中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我国唯一进入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建设院校,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其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排名分别排名A+A+B+,在全国海洋类院校中综合排名第一,是我校在国内定位的标杆学校,是赶超的对象。与标杆学校相比,我校在办学自主权、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教职工收入以及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级学科基地/平台、正高级职数、研究生和留学生规模等方面,尚存在差距。学校外延建设和内涵发展的双重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特别是海洋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科方向与专业设置还不尽合理;有关基础学科支撑作用还比较薄弱;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联动、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化引领作用尚不明显;支撑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师资队伍尚未形成;适应国家战略和上海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聚焦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的学科布局调整与优化仍需推进;提升学校科学治理能力的体制机制亟待创新。从发展方位来看,学校承载着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的双重任务,

    担负着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双重使命。学校正面临由新型海洋大学向高水平海洋大学转型,面临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的发展方式转型,面临布局结构与资源配置优化均衡的新要求,面临学校治理系统和治理能力完善提高的新课题。

我们清楚地看到束缚我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点结构布局尚需优化,学校本科专业门类及专业大类,特别是海洋类专业相比其他海洋高校偏少、艺术类专业缺乏,师资力量配置尚需系统强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选课机制有待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待继续改进,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有待深化。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与培养目标匹配度及本行业就业率不够高,优秀生源率、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与标杆高校及部分上海地方工科高校相比有差距。学科优势与本科人才培养优势的匹配度有待提高。

    学科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学位点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尚未系统梳理,更未充分挖掘,支撑一体化发展的组织构架、工作体制机制尚未成熟和固化。特色优势学科的聚焦度有待加强,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和基础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新型学科没有得到很好培育和扶持。学科分布仍然存在碎片化现象,任其自由发展难以形成有效合力,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与学科发展需求的结合还不尽理想。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学科布局与创新能力亟待优化和提高。高水平研究项目、高水平SCI论文、ESI高被引论文数量少,国家级创新平台资源匮乏,平台作用发挥机制尚未建立,跨学科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方向不够明确。

    师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能力和水平与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重量级领军人才数量不多,优秀年轻人才储备不足,师资队伍结构分布不均衡,部分学科队伍青黄不接。师资队伍中具有国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或教授职位的比例不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数量少,缺少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有影响力的专家。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进一步拓展。国际化办学尚未全局开启,留学生数量太少,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实质性推进不够。国际学术交流需要进一步提升层次和水平,尤其要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著名研究机构的深入合作与交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拓展。

    学校综合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在综合改革力度和深度上仍显不足,系统实施和推进综合改革的办法和措施欠缺,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并逐渐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研判能力和决策水平有待提升,学术力量仍然薄弱,行政效率、服务程序和管理效率尚需完善。空间资源、办学经费及其使用效率等仍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总体思路

(一)发展理念

    办学定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以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足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围绕

    “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学科主线,紧扣资源、环境、人类主题,彰显深远海,两极、太空战略,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聚焦特色化,深化国际化、信息化、法治化一流特色大学的办学格局。开展以海洋、水产、食品等领域知识为中心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教育与研究。培养具备科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多元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及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优秀人才。

     教育理念: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思想深切、治事精严、用物节约、律己整饬、待人宽厚;养成理必求真、事必求是、重必守信、行必踏实的求学精神,具有高尚纯洁的品格,正确进步的思想,博爱互助的精神,刻苦耐劳的习惯

    办学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始终秉承渔权所至海权所在创校使命,始终践行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高度诠释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的大学使命,奋力开创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新局面。

    战略愿景: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科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多元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优秀人才;致力于推进国际前沿创新科学研究,服务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广泛合作,为推进国内外行业与区域发展、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价值、作出新贡献;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进行组织、人事、预算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师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实现学校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战略性宣传,积极传播教育与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上海海洋大学。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建设基于高水平的深渊海洋学和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学科体系,以世界一流水产学科系统为标志,融合经济、管理、工程、信息、文化、法学和艺术等学科方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一流特色大学。

具体目标:2020 年,将学校建设成为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优势明显,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对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诠释能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水产学科主要领域方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国内排名显著提升,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渔业经济与管理、渔业文化与法律等学科方向基本形成特色优势。2030 年,将学校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水产学科总体进入世界一流,并带动海洋、食品特色领域进入世界一流水平。渔业经济与管理、渔业文化与法律等学科领域国内优势明显,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化体系基本形成。本世纪中叶,将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特色大学。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形成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大学功能系统;形成国际化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多元师资配置体系;形成特色化的主干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格局。

(三)建设思路

1.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把握国际和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按照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发展定位,遵循学科-专业-学位点三局同布的原则,围绕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学科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坚持特色化、国际化、信息化、法治化的路径,进一步突出创新点、理顺交叉线、夯实基本面,以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发展目标凝聚共识,以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激发活力,努力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2.建设原则

    育人为本,争创一流。进一步强化育人为本,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坚持科教协同理念,用高水平科研助力高水平人才培养。

    特色发展,提升实力。以强化特色提升学科综合实力是学校提高学科水平和内涵发展的基本途径。进行特色化学科体系的再规划、再确认、再落实,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建设三大主干学科和特色鲜明的前沿交叉学科,形成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科出特色、出一流,以重点突破带动学校学科水平的整体提高,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始终坚持聚焦、错位、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突出问题导向和人才导向,全面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着重聚焦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予以重点突破,着力建设服务三大主干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优先支持若干学科(方向)冲击国内顶尖和国际一流学科,带动学校学科水平的整体提升,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质量为先,强化绩效。坚持分类指导与绩效评价相结合,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建设绩效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鼓励公平竞争。

三、瞄准世界一流,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建设任务

坚持办学特色,围绕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学科主线,以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为整体提升基础,推动三大主干学科形成若干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学科(方向),一流的学术创新团队、一流的科学创新,一流的科研平台,服务一流人才培养,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推进学科协调发展。创新理念,

    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学科全图概念下的学科体系。加强主干学科、相关学科、支撑学科等分层定位和精准建设。精准建设三大主干学科和特色鲜明的前沿交叉学科,凸显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形成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科出特色、出一流,以重点突破带动学校学科水平的整体提升。

    聚焦三大主干学科建设。推动海洋学科发展,提升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能力。海洋学科聚焦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与生态、海洋技术(海洋测绘)、物理海洋学、深渊科学与技术(深渊化学、深渊微生物学等)等领域和方向。保持全国领先优势,建设世界一流水产学科。水产学科聚焦水产动植物种质资源、重要水产动植物健康养殖、远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和方向。提升食品学科特色,服务人类健康与食品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水产品高质化加工利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冷链物流品质控制、食品介电加热新技术、食品营养健康功能等领域和方向。针对学科发展和行业现实需求,加强三大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推进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农、理、工等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加强渔业经济与管理、海洋经济管理、海洋渔业信息与工程、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海洋食品、海洋药学、数字海洋等交叉学科(方向)建设,逐步形成学校学科特色。

    凸显人文社会科学特色。重点发展海洋人文社会科学,逐步形成海洋渔业政策与文化、海洋史学、海洋文化、海洋社会学、海洋政治学等具有海洋特色的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或方向,形成有益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氛围和文理交叉的成长环境。

(一)创新教育理念,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瞄准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以培养具备科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多元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优秀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个性化、应用型、创新性、国际视野的教育理念,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适应能力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际一流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与高水平海洋大学定位和多元化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基于立德树人的全校育人机制。三个聚焦、三大机制统筹推进学校德育综合改革。聚焦专任教师、构建课程导师合力育人机制,聚焦专职队伍、强化学生思政教师专业化育人机制,聚焦网络思政、推进信息平台保障机制。加强本科生课程导师、研究生导师、课外指导教师等的制度建设,推进合力育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育的紧密结合。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开展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课程德育项目,在专业课程中编写课程思政要点,挖掘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专业课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由跨年代、跨校园、跨行业的一流学科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开设中国系列课程之大国海洋。创新载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作用。

    推进专业的系统优化与动态调整,完善专业结构体系。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对接国家重大服务战略、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转型,结合分析行业人才需求,统筹规划学校专业结构,厘清专业定位。优化专业数量和类型,培育发展新型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完善学校内部专业设置标准,构建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强以特色学科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培育发展新型专业,加强海洋紧缺类、创意类和艺术类等新专业的开发和建设。将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等特色专业打造成国际品牌专业。

    优化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贯彻落实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际化标准、实践实训教育和外语教育四年不断线改革的要求,以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实施工作总结为基础,开展2018版培养方案的编制。改革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分类化、特色化综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通专平衡、层次分明、有机衔接、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完善精品课程体系,加强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加强课程教学规范建设,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的功能和内涵,完善课程逻辑地图编制工作;改革学业评价考核方法,注重落实学习目标达成度分析。建立实践教学、外语教育四年一贯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基于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招生、选拔机制,形成基于培养成效的就业质量社会评价反馈机制。推进实施本科第二专业、双学位教育和跨专业选课改革试点;健全本科生课程导师制。深入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深化工程类本科专业国际认证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培养新模式和协同育人新机制,探索建立卓越人才培养多元化的选拔培养机制和质量检测评价体系。打造多种类型的示范教学团队,引领基层教学组织发挥在教学质量保证中的作用。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形成定型化的本科教育质量保证模式,做好2018年教育部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优化学位点布局,

     加强学位点建设。推进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大力加强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开展学位点动态调整工作,积极争取专业学位点布局。深入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突出对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和实践训练,构建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改革,完善专业学位评价体系,构建行业全程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建立研究生优质生源培育机制。建立以学科、导师、科研项目、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就业等为依据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扩大硕博连读生比例,完善以综合素质与科研技能为考核重点的复试录取办法,探索建立博士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完善联合培养机制。

    推进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共实验室基础与专业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学科实验教学平台质量控制标准化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专业急需实验室,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开放实验室。完善现有专业教学实验室设施,推进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重点建设好工程实训中心、食品加工实训中心,完善制冷与空调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室中心、外国语言与文化实训中心等实验室的教学设备更新和教学软件升级。加强国家级、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基本形成创新型符合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加强野外科教基地建设,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提升服务功能。构建跨学科开放的研究生创新实践高水平创新平台,通过与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合作,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生实践基地,满足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断扩大的规模对实践基地的需求。

     加强以成果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探索建立跨院系、跨专业、跨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建设,组建创新创业指导队伍并加强建设,加强全学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活动、学科竞赛与培养计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建立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及学科竞赛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平台整合共享,推进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体验和创业实践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全校100%的学生受到创新创业素质教育,30%的学生受到创新创业能力训练,1%~2%的学生出标志性创新创业成果。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方法和创新创业管理体系,及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文化。

(二)聚焦学科主线,提升科学研究和创新服务能力

     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陆地、沿海、大洋两极的地球球面三环空间系统和高原、沿海、深海的地球纵深三级空间系统。重点推进学科群综合科研实验室布局和调整,合理布局野外科学考察站和产学研基地,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建立和完善科研平台和基地的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三大主干学科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学科平台体系。重点加强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科学大洋流动性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水生外来生物入侵防控中心、软科学研究与资政中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辐射能力的科研平台,建设支撑海洋、水产、食品学科发展的建设1-2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教平台,筹建深渊科学与技术、水产种质与生物资源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好、用好张謇号科考母船和淞航号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充分发挥其在深海探测、远洋渔业资源调查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船舶中心的管理职能,构建以船舶中心和科技处为内核的海洋科考业务组织体系;争取入列国家海洋科学考察船管理体系,进入国际先进科学考察船的行列;发挥海上移动平台的人才培养功能、大科学研究的国际共享功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要载体功能。加强临港国家海洋高新园区科技转化平台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推进滨海第二校园、枸杞岛野外科教基地、长江口珍稀和濒危水生生物综合保护基地等校外建设;推进与南太平洋岛国法属波利尼亚产学研基地、大西洋亚速尔群岛与亚速尔大学海洋与渔业产学研合作基地、马来西亚GST海产集团合作基地等海外基地建设。

    推进实施创新领跑计划并跑超越计划跟跑转升计划,着力支持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的战略研究、重大项目的预研究。重点支持海洋、水产、食品学科前沿的基础领域、应用基础领域、应用领域的研究创新;着力支持渔业信息与工程、渔业文化与法律以及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

    聚焦特色,紧扣资源、环境、人类主题,彰显深远海,两级,太空战略,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基于渔业海洋学、物理海洋学、海洋遥感、海洋生态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展海洋生态与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基于深渊生物学、深渊地质、深渊化学、生物遗传与发育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展非光合系统生命起源的研究;基于水域生物与环境、生物遗传与发育学、生物生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展面向宇宙外太空的水载生命系统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

    紧紧围绕世界一流特色大学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我校主干学科的学术优势,积极培养一批能够参与国家和部委重大项目和科技专项攻关的专家团队,形成争取国家重要科技资源和国际合作专项的能力,争取地方重大科技专项及产业体系的能力,以及培育校本化重大科技研发的能力;形成一批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转化创新的科学成果。

    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决策咨询能力。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学科优势,加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科技术输出与技术服务。加强跨学科智库建设,在海洋事务国际谈判、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国际履约、食品安全与风险控制等领域形成几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国际战略视野的专家学者队伍,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战略布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运行等开展前瞻性研究,提供决策性咨询。

    以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优势对接产业和区域发展,建设海洋生物资源与利用、深渊科学与技术、都市食品优质安全供给等科技创新基地,探索建立学科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三)深化制度改革,建设多元国际师资队伍

  

    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紧密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集聚一批站在学术研究前沿、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产业化服务能力的领军人才,形成若干以教学名师领衔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以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为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重大科技攻关创新团队。

    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做好人才引进规划和顶层设计,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激发二级单位活力,建立学校统筹协调与院系自主设置相结合的队伍调控机制。充分利用一流学科建设契机,按照任务需求,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定向引才、以才聚才、专家荐才、上下联动,集聚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具有优秀学术潜质的青年人才。完善柔性全职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采取年薪制、协议薪酬制、项目工资等薪酬方式;建立创新引智基地,汇聚学术大师,打造国际学术会议品牌,培育学术朋友圈。注重外籍专职教师引进,加快形成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加强交叉学科领域人才培养,支持相关学科与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专业紧缺人才队伍建设个性化方案,落实文史艺体等专门人才发展保障机制;加强教学名师的培育,健全培养-选拔-应用机制,打造教学名师梯队;鼓励教师国际学术交流和产学研践习,探索学校与海洋系统等行业类人才联动机制。推进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并轨的机遇岗位目标的协议工资制度,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创新的定力和协同创新效应,提升学科影响力与人才竞争力。

    实施中青年人才成长阶梯计划。建立包含海洋学者海鸥计划海燕计划等在内的人才成长阶梯计划。强化青年教师导师培养责任制度,通过定期学术交流制度等途径帮助青年教师凝练学术方向,加快青年教师培养。实施青年教师专项扶持、学术新人奖评选等,将自上而下的教师管理模式与自下而上的教师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建立对优秀青年学者全过程跟踪和培养机制。实施优秀青年学者跟踪选拔计划,重点瞄准并遴选国际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海外博士后,拓宽学校师资队伍学缘结构。通过师资博士后”“项目用工+ 联合博士后培养等方式,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个性化事业发展支持计划,发挥好师资蓄水池作用。

    推进各类人才分类发展改革。深化岗位聘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完善从入职到聘任、晋升、奖惩的教师管理全过程分类评价考核体系。建设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的德育工作队伍;探索管理队伍职员制;建立支撑保障队伍的分类发展体系。探索以任务+ 绩效为导向的二级学院人员经费拨款制度、岗位+业绩为导向的机关直属部门分配制度改革,外争资源,内激活力,逐步建立并完善教职工薪酬激励体系和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营造杰出人才脱颖而出、高水平团队不断涌现的激励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成一支师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促进行业产业发展、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人才队伍,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

(四)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高水平特色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要将学校置身于世界坐标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定位,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实现自我彰显、自我提高。拓展国际合作布局。基于国际比较研究,有针对性的确定学校、三大主干学科的国际合作布局、合作重点,建立国际合作的运行机制。在重大科学问题上,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的国际合作。海洋学科继续加强与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深入合作,拓展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京

大学等的深入合作,加强海洋学科世界基础前沿大科学的研究合作、学生培养的国际化。水产学科在继续加强与奥本大学、东京海洋大学、华盛顿大学等高校深入合作的基础上,深化与水产类高校如卑尔根大学、斯特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与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高校的合作,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的研究合作,强化东南亚的技术输出,非洲的技术服务。拓展留学生。食品学科在继续加强与奥本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东京海洋大学等高校的深入合作基础上,拓展与康奈尔大学、瓦格宁根大学、根特大学、加尼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等高校的合作,加强食品学科基础前沿科学的研究合作、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积极探索国际用工。成立国际师资办公室,在管理人员、外国语言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探索国际用工新模式,丰富学校多元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力的人才、提升学校国际化运行管理水平。强化国际师资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力的国际通用型创新人才。以培养方案改革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以专业的国际认证推动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国际化;以建设全英文专业和全英文课程推动全英文教学;以拓展学生海外留学和游学、中外合作办学形式等推动国际合作培养;聚集国际化师资,推进国际前沿讲座;加强外语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强化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战略布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系统推进落实,开辟留学生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大力拓展留学生规模,加强对外宣传,推进国际优秀学生生源开发,开展管理机构改革,提升国际学生的培养和管理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构建校院两级紧密合作的国际化办学体系,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设立留学生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扩大留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加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提升留学生教育的服务、管理能力。

    推动优势学科服务输出。依托学科优势,陆基集约化、高效生态养殖的技术体系,对接一带一路经济带,面向东南亚、中亚、非洲区域,深化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以远洋渔业的资源探测、保护、利用,与贸易的全球区域渔业合作为载体,深化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五)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

一是推进实施文化传播力提升工程,通过出版系列专著、制作系列专题片、创新国际交流平台、举办论坛、学术会议等途径,积极推进学校学科文化传播力建设,增强学科文化自信、讲好学科故事,传播学科声音。二是推进实施学科文化育人工程,以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和谐校园为主线,围绕校史校训的品读海大工程、一流学科大师剧、画册、文化展、文化创意产品制作、文博景观改造等形式,积极弘扬传承一流学科文化育人氛围,提高师生文化艺术素养,彰显学校文化品牌和文化特色。三是推进实施海洋文化研究挖掘工程,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海洋文化。四是推进实施优良教学文化建设工程,引导教师潜心育人、静心治学,引导学生爱学、善学、勤学,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六)完善学校设施,夯实高水平大学支撑基础

    智慧校园。建立健全信息化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构建规范、安全、可靠的网络与信息化环境;深化系统平台建设,协同共享应用系统建设;利用数据挖掘、大数据等技术,对学校各类业务数据、办学状况数据等进行分析,形成学校综合数据分析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学校数字图书馆和实体图书馆的建设水平。建设智慧图书馆,探索基于大数据的读者行为分析。优化学校事务流程,构建前台受理、后台办结、末端交付的管理行政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美丽校园。统筹推进校园基本建设,优化空间配置,完善校区功能。重点布局和建设好海洋科技大楼、科教实训基地、游泳馆等学科综合基地与平台建设项目,推动并争取海洋文化中心(学生会堂)、文科大楼、档案馆、滨海第二校园、近海海洋综合教学实习基地、科研观察站、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建设。进一步明确军工路校区的定位,统筹谋划布局,优化军工路校区的功能。对体育场跑道塑胶及草坪、餐厅设施设备与布局、远洋渔业培训中心等进行改造。深化节约型校园建设,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建设滨海第二校园。滨海养殖场是学校拥有产权的基地,一直以来是学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实习基地,是水产学科老师的科研基地。围绕一流学科建设,为了更好的利用滨海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将开展滨海第二校园建设。滨海基地将建成相对独立运行的第二校园,以应用人才培养为主体,国际化交流和社会服务为两翼。滨海第二校园将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载体,是研究生、留学生培养的平台,是本科生认识实习和教学实践的平台;是水产养殖、水产养殖品种育种保种、观赏鱼养殖、病害防治、营养饲料水域环境治理等研究与实践、技术成果展示和转化的平台;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平台(知识服务与技术输出),是中小学校外素质教育与学农基地(力争纳入国际夏令营计划),是群众性科普示范基地;是中国传统渔文化的展示平台,是面向社区的服务平台;是贡献临港、浦东现代科技体验旅游(渔业知识、养殖体验、渔文化学习)与经济发展的平台;是国际交流的平台(国际学术会议),成为 “一带一路走向南亚、中亚、西亚、南非的技术站点,是宣传上海海洋大学的平台。

    平安校园。建立和完善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强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维护安全稳定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加强校园综合治安管理,完善校园安全防范防控体系,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保密意识,重视保密工作。

四、承接并用好办学自主权,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

(一)完善治理体系,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完善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治校,

    民主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规范校党委和行政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决策权科学配置机制;完善师生参与、专家咨询与学校决策相结合的机制,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各类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等组织的民主决策作用。

    规范运行系统。完善以《上海海洋大学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动态废、改、立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工作的运行机制和流程,推进政务、校务、事务运行系统改革;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协调运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的有效运行机制,探索教授治学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围绕学校高水平特色大学目标的实现,以建立高效运转组织体系为目标,重新定位、重构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学校综合管理系统,提高数据共享水平,提升学校运行管理效率。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自我监督效果;推进校务公开,抓好监督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决策评估机制,重视和完善对学校重大规则和决策的合法性论证和可行性论证;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论证、专家校务咨询、听取师生意见、外部测评相结合的评估机制。

    深化两级管理。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充分调动学院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明确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转变部门职能,强化学院的办学实体和管理主体地位,构建有利于调动学院积极性的责、权、利相统一的内部运行机制,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作的管理模式。理顺体制,优化基于学院定位的组织体系;完善学院治理架构,引导学院建立基层学术组织参与决策的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建立学院分类绩效评价体系。推进两级分配、两级考核,探索人事管理权、财务管理权等管理重心下移的模式,建立二级学院项目运行、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强化、细化预算编制;建立任务+绩效考核模式。在学科-专业-学位三局同布的基础上,优化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资产资源等配置。

(二)推进综合改革,实现关键点突破

    推进培养方案改革。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需求的培养方案,培养不仅能够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人才,而且要提升国外学生来校学习和交流的吸引力;加强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分类建设,培养对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诠释能力的人才。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领军人才的引进保障机制、特殊津贴机制、任务和激励机制。建立非升即走非升即转的人员流动机制;优化任务+绩效的二级拨款及薪酬激励机制;建立高水平团队建设的条件保障机制。

完善学科运行机制。建立学科委员会制度,完善跨单位的学科建设协调机制。探索建立科研工作分类评价体系。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内涵发展的保障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优先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问题。建立健全新形势下的后勤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校内公用资源配置管理及成本分担制度。

五、支撑保障与经费预算

(一)支撑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提供政治保证。完成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办学、治理能力,关键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牵头负责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领导小组,集全校之力调动全校资源开展建设,使各项工作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工作,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切实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四种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形成有效的工作落实机制。根据重点工作,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的各专项工作小组,分头落实、整体推进,进一步细化建设方案。各专项工作小组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明确责任部门、参与单位和完成时间表,密切跟踪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督促检查制度,按照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动态跟踪管理。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引导作用。依托专业评估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估。学校将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资源调整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予以修正,并将建设成效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