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工作总结

作者:李先仁     索取号:G1050500000-2018-0007     发布时间:2018-01-08     浏览次数:115 

2017年,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各项要求,在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构建、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代表中共上海海洋大学委员会向大会做2017年党委工作汇报,请予审议。

    一、加强理论武装,推进思想建党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积极组织全体师生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形成学习、热议十九大报告氛围,多形式、多渠道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印发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工作通知,对今后一段时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作出部署安排。召开3次党委中心组及与上海社科院联组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成立由校党委书记任团长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下设青年骨干教师宣讲分团和学生宣讲分团,全体校领导带头宣讲,面向师生开展宣讲30余场次,多形式、分层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基本做到师生全覆盖。设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网站,以“深化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把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推向新阶段”为主题,设置“学习宣讲”“学思践悟”等专栏,处级(含)以上领导发表署名文章30余篇,其中校领导5篇。举办“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优势,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工作。广泛开展“学习十九大、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1名教师入选市教委十九大精神宣讲团,1名辅导员入选上海市“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宣讲团,2名学生入选上海团学骨干宣讲团。

 2.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相继召开思政工作推进会、思政工作会议,印发《上海海洋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市委督查组对我校进行实地督查后,学校认真开展思政督查整改。党政协同、任务协同,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在组织建设上设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专职干部,二级学院党员院长实现交叉任职,专职组织员、宣传员配备到位。在改革创新上挖掘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思政选修课“中国系列”之“大国海洋”获得广泛关注。海洋特色体育育人平台格局逐步形成。基于易班,打造有生命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海洋特色易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断拓宽思政教育有效途径。在队伍建设上,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党务工作者队伍和思政理论教师队伍,与上海社科院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特聘教授制度。制定专职辅导员和党务工作队伍“双重身份、双线晋升”政策。在哲社育人上,加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思政等领域建设的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力度。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取向与学术导向、申报与认定、评价标准、责任归属、奖惩等进行规范。对二级学院(部)开展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项督查。学校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1名教师获“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称号。

    二、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保障改革发展

校党委高度重视主体责任落实,三大主体责任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1.认真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贯彻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在课堂、教材、阵地建设等方面建章立制,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围绕党的十九大召开、双一流建设、校庆105周年、“淞航”号科考船、深渊科学、国际履约、特色体育育人、科技前沿等重点题材,加强内外宣工作,讲好海洋故事,弘扬海洋精神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出台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在教师聘用、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中加强思想政治表现考察;定期分析教师思想动态,及时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将专任教师发挥思政功能情况纳入本科教学激励计划考核评价和绩效分配奖励体系。建立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重点人”的教育管理。推进网络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定期研判工作机制。总结提炼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及先进人物事迹,开展“三尺讲台,感谢有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系列报道。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文化活动,成功申报大师剧《朱元鼎》等3项目市级文化建设项目。举行建校105周年活动校庆月系列活动,围绕主旋律举办30余场学术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标识系统建设,连续八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2.认真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

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选任与培养并举,推进“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结合“三局同布”要求下的组织体系建设,开展二级单位党委、党支部设置调整,按“双带头人”原则选聘基层组织负责人及支部书记。目前完成144个党支部的换届工作,新成立了2个党委,6个直属党支部,配齐了党组织书记和组织员。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党校举办中层干部能力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并选送36人次参加上级党校培训。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保护海洋生态、参与精准扶贫、对口支援等工作中,传播“红色基因”,开展校地联建,深化产教融合,党员服务国家战略的贡献率不断凸显,业务与党建实现“双合一”“双推动”管理与服务同步,融入一流学科建设。制定了教职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出台《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指导书》,抓实“三会一课”,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开展校级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观摩交流活动,实现学习十九大精神处级以上干部轮训全覆盖。开展基层党组织培育示范点建设,首批遴选15个校级培育示范党支部,1个党支部入选市教卫党委系统培育示范党支部。学校制作的先进党员事迹电视片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优秀作品奖”。着力推进“互联网+党建”。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组建新媒体中心,开设党建工作站微信公众号,开展微党课、支部风采微展示活动,全程在线直播主题党日活动等,线上线下同步互动。重视党员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党员发展标准和程序要求,有领导、有计划地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全年发展党员626名,预备党员转正627名。全年完成了3000余名党员,170个党组织的信息采集、校核、入库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用党建经费。下发《党建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全年收党费77.5944万元,上缴、划转、使用党费121.9937万元

3.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主体责任

坚持“四个意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制定学校党内监督条例实施办法。建立校级“四书四会三报告”、二级单位“三书两会三报告”层层落实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党委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记实制度,制定试用期满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实现对干部廉政情况一站式掌握、一键式搜索。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离沪出差请假、经济责任审计、出国(境)、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个人因私护照组织管理等制度。聚焦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事”管理,修订《上海海洋大学采购管理办法(试行)》《上海海洋大学大额资金管理办法》《上海海洋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制度进一步健全。对招投标及重大基建项目开展重点专项督查。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常态化、长效化。2016年以来开展3次“地毯式”自查自纠。聚焦廉政风险易发高发领域,对招投标、重大基建项目开展重点专项监督。聚焦重点领域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先后在房屋出租出借领域、科研经费领域开展校内巡察,并强化整改落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双责任”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监督合力,推进精准监督。

4.完成新一届干部聘任工作

严格按照《上海海洋大学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换届工作方案》中明确的原则、条件和标准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执行落实《上海海洋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实施办法》《上海海洋大学中层干部任职试用期满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坚持把严格程序作为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重点抓住干部选拔任用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公示、任职谈话等关键环节。换届后中层干部队伍的人数、年龄、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学位层次等结构不断优化。

5.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全面加强统战工作,健全制度保障,出台《关于成立中共上海海洋大学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上海海洋大学领导班子成员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广交深交党外人士。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落实党派专门活动场所,开展学习、研讨、调研、展览等主题活动。召开4次“双月座谈会”,校党政领导与党外人士、民主党派同志就学校工作沟通情况、交流意见。17位党外人士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培训,2位党外人士参加了挂职。推选产生1名新一届市人大代表和2名市政协委员,1名全国政协委员。

6.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

2017年,学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产学科获A+评级。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形成与学校格局转型、“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联动建设方案,梳理学校学科地图、明确各学科地图,体现学科全图概念。同步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力争三大主干学科获2018-2020年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细化完善“双一流”要求下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方案和预算编制。启动“项目库”建设,体现滚动管理、绩效管理。统筹发挥教师激励计划、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等项目载体的协同作用。推进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申报工作。召开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化研讨会,探讨与主干学科融合的特色化发展战略。

7.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根据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方案时间表、路线图、分工表,总结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推进情况、有效做法及存在问题,形成《上海海洋大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阶段总结评估报告》,并组织召开中期推进会,对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下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按照“三局同布”,对学院和管理机构进行调整。成立“两院一部”,优化机关部门、直属部门机构设置。进一步加大二级学院、专业技术部门行政领导不设行政级别的改革力度,试点开展不同类型定位的学院的内部组织架构设置。完成机关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梳理。推进资源配置与保障体系改革。

   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结合“五四”、毕业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活动,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专职学生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日常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校院分层管理机制。获批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生涯工作室、高校辅导员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培训班)等市级项目、课题。推进易班平台与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对接融合,获“易班全国十佳工作站站长”称号。实施2017版《学生管理服务手册》。资助工作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荣获“2017年上海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第十五届“挑战杯”中获得优异成绩。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打造高水平艺术团队体育团队,构建海洋特色体育运动育人平台,龙舟队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获“一银二铜”的好成绩,被授予“上海市群众体育工作优秀集体”称号。

2.深化本科教学工作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结构。申报新专业2个,入选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4个。新增英语第二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新增市级精品课程2门、全英语示范建设课程2门、在线课程2门,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15门、重点教改项目2个,入选农业部首批“十三五”规划教材22本。新增市级创新项目132项,入选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推进“卓越农林计划”。游学项目嵌入教学计划,推行整建制海外交流。启动2018版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制订《2017-2020年继续教育学院转型发展与综合改革纲要》。巩固完善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组织实施上海高校本科专业自我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迎评工作。成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2个;建设教学实验室项目8个、投入经费1521万元。推进海洋特色体育教学体系建设。

3.提高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

做好学位点调整与增设,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点已经市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进入国家送审阶段。完成3个硕士学位点自我评估。形成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加大培养过程与学业考核的质量评价。开展28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编印2017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导师育人责任,完善权责机制,开展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新增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项目6项,累计获得经费160万。

4.做好招生及就业创业工作

坚持“阳光招生”。完成本科生秋季招生3029人、春季招生60人,春招录取资格线有所提高;秋招一志愿率提高0.46%,平均分超线值普遍提高,达一本线率提高4.36%。录取研究生1025名,数量创新高,其中博士生70名。博士生招生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完成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就业率、签约率稳步提升。2017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96.80%,较2016年上升0.67%;签约率76.27%,较2016年上升6.91%;毕业研究生666人,就业率为98.95%,签约率为82.43%28名毕业生参加基层、国家项目就业,56人赴西部、艰苦行业就业。首批8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校众创空间。落实精准就业帮扶,对少数民族毕业生落实“一生一策”措施。

   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科学研究

围绕国家战略及地方和行业需求,体现学术前沿,形成特色应用面向。梳理和明确各一级学科学位点下设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持续推进“项目库”、“成果库”建设。全年申报纵向科研项目420余项,立项经费总额达1.13亿元。国家自然基金国际联合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国家基金经费比2016年增加52%。获省部级奖励6项、学会奖2项、局级奖励6项。其中,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2.推进科研平台建设

加强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成立中葡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创新与地方合作体制,与舟山市政府合作成立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舟山分中心。上海市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获批上海市级科研平台。成立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为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对接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推进军工资质申报。以研发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为核心的深渊科技流动实验室,研制出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着陆器成功完成11000米级海试。历时两年,完成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建设,为期35天的首航任务圆满完成。。持续推进国内第一本水产外文期刊《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的SCI收录工作,有效投稿量、海外稿源比例、投稿单位数、下载量及国际用户大幅提高。《水产学报》再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再次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3.提升服务社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做好决策咨询工作。参与《“十三五”全国远洋渔业发展规划》《远洋渔业管理规定》编制。对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组织 “教授博士科技服务团”赴各省市开展科技服务,对口支援贵州、陕西河蟹生态养殖及稻渔综养技术推广;开展西藏亚东鱼人工繁育,推动当地产业技术升级。成功举办2017年度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发展论坛暨第三届全国稻渔种养模式创新与优质渔米评比和第十一届蟹文化节暨2017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等活动。继续对台湾苗栗大闸蟹养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初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实现6个项目成果转化,总金额达574万元。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孵化成功率40%

    五、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1.提升对外合作交流能级

制定《上海海洋大学关于推进国际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系统规划,推进国际化战略设计。实施东京海洋大学、韩国海洋大学合作的教育部“亚洲校园”计划,实现中日韩三国高校国际课程学分的互相认证和校际联合培养。加入欧盟Erasmus+项目,每年选派师生赴欧盟相关高校交流学习。全年与国(境)外的10所大学签署或续签合作协议;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9个团组来访;举办5场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以及26次外国专家讲座;面向研究生聘请外国专家开设“前沿课程”10门,聘请来自11个国家的18名外籍教师长期任教。进一步深化沪台人文科技交流,派出8个团组赴台,接待近百余名台湾学子来校进修或参访。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第四轮办学合作通过教育部审批,并通过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认证。

2.推进留学生教育,加强中外学生交流

拓展学生国(境)外交流工作,设立263个项目,选送379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境外学习和实习,103名学生赴国外参加国际会议或海上实习调查,派出交换学生217人。努力扩大国际生规模,接收留学生269名,比去年同比增长34%,生源国增长到38个,比去年增加7个。积极借鉴国际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探索中外学生同堂上课。推进全英文课程建设,现有24门全英语授课课程,其中6门获批“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了11个全英文硕士专业。推进国际学生教育管理趋同化,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丰富国际生在华体验。

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召开师资工作会议、人才工作会议,形成以《人才发展指导意见》为核心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完善二级学院“任务+绩效”的经费拨款方案,落实机关及直属部门“岗位+业绩”的分配拨款方案。完成2013-2016年聘期考核工作。开展2017-2020年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新聘教职工135人,其中正高21人、副高57人。启动2017年校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育结合,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及高水平团队建设为抓手,提升师资水平。2017年新进教职工115人。聘用高层次人才10人;续约高层次专家7人;申报人才计划及奖项1939人次。新增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产岗位科学家6位,我校水产岗位科学家数达10位。崔维成教授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际履约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并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唐建业教授入选美国皮尤海洋学者名单,是首位来自中国高校系统的入选者。加强教职工进修培养工作,56名教师获各类培训计划支持,104人参加校第十四期FD培训并顺利结业。做好人事服务保障工作,为43人次办理落户申报、居住证积分等服务。

   七、提高管理服务效能,服务保障学校发展

1.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持续落实章程执行方案。着力推进信息化要求下的事务流程再造。初步形成学校内控制度体系。修订学校采购管理办法,出台细则,逐级落实分级采购职责,完成采购项目122项,实际采购金额9123.36万元。强化审计监督,完成各类审计项目196项,审计资金19.4亿元,提出审计建议83条。编制完成业务运行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

2.推进预算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加强绩效管理,建立透明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出台学校项目库管理办法。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形成归口管理、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管理体系。加强公务卡执行管理,全年公务卡使用业务量超过4.09万笔,比上年增加258%。完成财务报销凭证约5.8万笔。完成学生教育收费1.2亿余元,收费率达99.51%

3.优化资源配置与使用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流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平台实验室平面及功能布局优化,完善二级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学校实验室房屋资源有偿使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线运行。科教实训基地正式启用,海洋科技大楼开工建设,游泳馆项目已完成开工前各项手续。对现有和拟建基地进行再定位,拟定《科教基地功能强化计划》。落实科技园“一体两翼”建设,积极融入市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六大平台已全面入驻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启动校办企业规范清理。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4.提高综合管理服务保障能力

平稳推进大后勤改革,原后勤服务中心机构、人员有序划转。对物业管理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房屋统计与办公用房使用实现精细化管理,调整办公室96间,完成2316间房屋年度统计,完成79名教师住房安置。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利用新技术降低综合能耗,取得实效。2017年完成大小修缮工程171项,金额总计约2251万元。推进绿色、健康校园建设。落实防汛防台预案,确保汛期校园安全。加强基地管理,完成象山基地产证办理工作。滨海、象山、大洋山、枸杞岛等科教基地接待师生2137余人次。图书馆创新管理,完成“移动自助图书馆系统”升级。

5.深化落实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稳定校园

召开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顺利完成教代会和工会换届工作。教代会充分发挥参与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功能,提出10大类48项建议,完善议题解决和反馈机制。构建保障体系,“帮困送温暖”等活动形成制度化。教职工文体协会活动丰富,关心服务女教工工作进一步加强。

推进校园综合治理。定期开展消防设施和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区域和重要场所基本实现全方位监控。2017年完成征兵68名、安置退伍学生66名。完善保密制度,强化保密管理。持续推进党务、校务信息公开工作。重视信访工作,解决教职工合理诉求。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做好服务保障。拓展校友工作,调整理事会成员结构,建设基金会网站和小额捐赠平台,校教育发展基金新增奖助学金项目8个,金额198万元,汇聚各方资源助力学校发展。

同志们,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工作三大主体责任,使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这一年,学校光荣入列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高校。从传统的水产大学向新型海洋大学的格局转型得到了新发展,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功能得到新提升,制度供给不断增强,治理机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有了新的丰富。

这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齐心协作的结果,是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对大家一年辛勤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回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学校现在的发展,与“双一流”要求下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目标,与师生员工、社会各界的期待仍存在着不小差距:校内学院之间、学科之间发展还 “不平衡不充分”;聚焦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布局调整与优化仍需大力推进。适应国家战略和上海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仍有待完善。支撑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师资队伍水平仍有待提升。提升科学治理能力的体制与机制建设仍亟需加强。在新的一年里,学校领导班子将进一步提高引领发展、破解难题的能力,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使学校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双一流”要求下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再启程的一年,是进一步落实全国思政工作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点的深化之年。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来,共同为加快建设更有精神高度、更有学术深度、更有创新力度、更有人文温度的高水平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党委将以落实“三大主体责任”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能力建设,加强意识形态重点领域引导,坚决守好意识形态红线底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系统谋划、抓好队伍、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不断强化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改作风、转作风,以作风带党风,以作风促校风,推进学校整体风气进一步好转;以做好迎接新一届市委巡视准备工作为着力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学校将遵循“突出重点、整体建设、支撑转型、提高质量”的总要求,深入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方案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实施,以一流学科带动学校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优化专业、学位点布局,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下的人才培养改革;完善科研运行管理保障制度,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学校国际化建设若干意见为统领,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以完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优化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为抓手,进一步加大一流师资队伍力度;完善内部治理与保障;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把“特色化、国际化、信息化、法治化”贯穿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始终,为推进学校迈向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同志们,过去的成绩,凝聚着全体海大人的心血与智慧;未来的发展,呼唤海大人的责任与担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让我们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更加积极融入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同心谱写好中国梦的海大新篇章!

谢谢大家!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