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申报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作者:彭俞超     索取号:     发布时间:2018-06-21     浏览次数:165 

上海海洋大学申报

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上海海洋大学申报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项目名称:智利竹筴鱼资源可持续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员:

1  陈新军,2 邹晓荣,3 黄洪亮,4  李纲,5 丁玉庭,6 张敏,7 李玉伟,8 杨福馨,9  万金庆,10 汪金涛,11 王志勇,12 刘健,13 吕飞,14  陈勇,15 林东明

  

主要完成单位:

1  上海海洋大学,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3  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4  浙江工业大学,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项目简介:

远洋渔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项目以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的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为研究对象,综合海洋捕捞、渔业资源、水产品加工等学科,开展高效生态捕捞、渔情预报、船上加工、资源评估与管理等技术的研究,研究成果为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开拓了新渔场,实现了我国大型拖网渔场的战略转移,并形成我国第三大公海渔业产业。主要创新成果有:

1、国内首次开发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资源,系统揭示了其种群结构、年龄与生长、繁殖特性、摄食特性、遗传多样性等基础生物学特性;建立了基于观察员和信息船为主体的智利竹筴鱼资源环境监测信息体系。创新智利竹筴鱼资源CPUE标准化与评估模型,构建和开发了多空间种群的智利竹筴鱼资源评估模型及软件,为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2、自主研发了生态高效的竹筴鱼新型大网目拖网及高性能扩展装置、生态型选择性装置和船-网-装备匹配的平衡控制系统,使网具阻力比传统网具下降11.74%,综合能耗降低22.26%,扫海面积增加11.73%

3、成功开发出6大类24种加工新产品,解决了智利竹筴鱼鱼肉含脂量高的问题;自主研制船上竹筴鱼冷却加工(制冷时间缩短到4小时;生产能力提高到5.7/小时;冷海水循环利用率达到55-60%)、冻结设备(冻结时间缩短14%,能耗节省6.3%)、冻品专用包装、输送等成套设备,提升了竹筴鱼速冻前后和储运过程中的鱼品品质,提高速冻设备的高效节能和冻品包装效能,形成了船上竹筴鱼冷冻保鲜加工、船上高质化冻结加工技术体系与规范2套。

4、系统研究了竹筴鱼渔场分布与表温、叶绿素和海面高度等因子的关系,揭示了中心渔场形成机制;首次建立基于多环境因子的竹筴鱼栖息地模型,成功地应用于中心渔场预报;自主研发集渔捞日志、船位监控、渔情预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渔业环境与渔情预报服务系统,实现了业务化运行。

累计发表论文154篇,其中EISCI13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本;获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10项。提交国际渔业履约技术报告20多份。培养研究生10名。

研究成果被直接应用于生产,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全国所有大型拖网渔业企业中应用。2001年以来,累计捕捞智利竹筴鱼产量124.39万吨,产值82亿元。近5年共捕获竹筴鱼11.8万吨,实现产值1.5亿美元,经济效益显著。资源评估结果被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确定为监测资源年间变动的关键依据,也被该组织推广应用到欧盟、智利和秘鲁等的其它渔业中。项目为维护我国公海海洋权益做出了贡献,促进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名称: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管理养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员:刘必林,陈新军,余为,方舟,汪金涛,冯永玖,刘金立,金岳,龚彩霞,马金,曹杰,李建华,胡贯宇,李云凯,贡艺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

  

项目简介:

1.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项目隶属海洋渔业和海洋科学技术领域。

2.  研究内容及特点

⑴  基于硬组织的柔鱼渔业生物与生态学研究。通过角质颚的微结构和微化学信息的分析,揭示了其年龄、生长等,首次建立了基于硬组织等多因子的种群划分体系;

⑵  基于遥感因子的柔鱼栖息地研究。以10多年北太平洋柔鱼生产统计和海洋环境数据库为基础,应用渔业海洋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柔鱼渔场分布与表温、叶绿素和海面高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首次建立了基于多环境因子的柔鱼栖息地模型,自主研发了渔业环境与渔情预报信息在线服务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中心渔场的预报;

⑶  气候变化对柔鱼资源渔场的影响。以10多年北太平洋柔鱼生产统计数据、海洋环境数据和气候指数,通过柔鱼渔场时空分布,栖息地热点的分布与预测,资源丰度年间变化等方面分析其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同时构建基于气候指数的柔鱼资源丰度和渔场重心分布的预测模型,探索了不同异常环境条件下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和渔场净初级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科学评价了气候变化和不同环境条件对柔鱼资源丰度的时空影响;

⑷  基于生物经济模型的柔鱼资源评估与管理。以渔业资源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经济和社会因素,利用多种生物经济模型,对柔鱼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研究,首次探讨了不同管理策略下柔鱼资源量、渔获量和经济效益变化趋势,并分析了管理策略风险。

3.  应用推广情况

研究成果已被我国40多家在西北太平洋从事鱿钓生产的企业和管理部门应用。近三年累计捕捞产量11.7万吨,产值14多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太平洋柔鱼已成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有力地支撑着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发展与壮大。累计发表论文75篇(SCIEI收录28篇,CSCD核心库43篇),出版专著5本,获专利6项;为政府部门及有关企业提交调查总报告5份、专题调查报告10份和9套作业渔场分布图;培养4名博士研究生和6名硕士研究生。

  

公示期为2018621日至627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实名提出。联系人:周婷婷,联系电话:021-61900066,邮箱:ttzhou@shou.edu.cn

  

上海海洋大学

科技处

2018621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