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申报
2018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上海海洋大学申报2018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项目名称:海产品低温物流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员:1.谢晶,2.励建荣,3.杨晓燕,4.蓝蔚青,5.周洪剑,6.王金锋,7.楼晓华,8.李学鹏,9.黄郑明.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2渤海大学,3 南通四方冷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4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5 辽宁农产品交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6 上海宝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7 南通恒昌隆食品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水产品加工及贮运保鲜领域
主要技术发明点如下:
(1)在揭示海产品物流过程品质劣变规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海产品品质控制技术,开发出多种适合产业化的保鲜工艺。利用生理生化检验与16SrDNA序列分析揭示海产品冷藏过程中的腐败菌组成,发明“新鲜度指示蛋白”的海水鱼新鲜度检测技术等为保鲜技术提供明确思路;发明了功能冰保鲜技术,集成创新生物保鲜剂保鲜、冰温贮藏、气调包装等技术,优化了复合保鲜、速冻工艺和参数,显著延长了海产品货架期、拓展了销售半径;如鲳鱼用生物保鲜剂冰保鲜可使货架期延长至21~23 d;带鱼采用复合保鲜技术可显著延长货架期至20 d以上;
(2)创制新型冷链贮运装备,构建冷链装置基于多物理场的流场耦合模型,提升已有装备节能性能。发明了提高真空冷却过程温度均匀性和复压阶段温升的技术及设备,发明了提高吹风冻结速率的新方法及创制了新设备(冻结装置及风机),发明了具有延缓结霜功能的双螺旋速冻设备;构建冷链装置基于多物理场的流场耦合模型,揭示了流场形成的机理,优化了冷库内部流场、隧道式网带速冻机的冷风导风通道;发明一种新型冷库节能控温系统以及新型融霜模式,降低冻结物冷藏库的电耗;新装备填补国内空白;
(3)突破基于定量构效关系的海产品贮运过程品质动态变化跟踪技术,创制海产品贮运过程品质变化监控设备,实现贮运过程品质实时监控。揭示了典型海产品(带鱼、鱼糜、对虾、金枪鱼等)品质与存放温度、时间的关系,发明了贮运过程海产品货架期预测模型,发明了海产品流通中品质动态评价技术、创制了货架期RFID无限传输指示设备,实现了贮运中实时监控海产品的品质与安全,填补国内空白。
应用推广:研发的新型冷链装备已在南通四方冷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实现了批量生产,保鲜和商品化技术已用于辽宁农产品交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南通恒昌隆食品有限公司,冷库节能技术已用于指导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等的冷库建设。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22.1亿元、新增利润1.34亿元、节支4509万元。经查新,研发的鲜活海产品保鲜、品质监控等系列技术和冷链新装备均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相关论文131篇,出版著作3本。
2、项目名称: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类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员:1.陈新军,2.刘必林,3.汪金涛,4.李建华,5.李云凯,6.冯永玖,7.余为,8.方舟,9.胡贯宇,10.钱卫国,11.曲映红,12.许骆良,13.陆化杰,14.李纲,15.朱义锋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2.中国远洋渔业协会,3.舟山宁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4.浙江丰汇远洋渔业公司,5.普陀远洋渔业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项目组对中东太平洋海域的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探捕,对其资源渔场、高效捕捞与加工、渔情预报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攻克了高效的集鱼灯诱集和钓捕技术,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渔业环境与渔情预报服务系统。研究成果已被我国6省市40多家从事中东太平洋鱿钓生产的企业应用,技术推广覆盖率达100%。2013-2017年累计捕捞产量130多万吨,直接产值145亿元。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已成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有力地支撑着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发展与壮大,现已成为世界上产量和作业规模最大的鱿钓渔业国家。项目对维护我国公海渔业权益、保护公海生态系统,推动我国远洋渔业科技进步,成为世界鱿钓渔业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成果为:
(1)发现大洋性鱿鱼渔场与资源认知新技术的突破,为远洋鱿钓渔业可持续发展和鱿鱼资源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应用渔业海洋学理论,自主开展了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资源的调查,揭示了鱿鱼资源分布规律;在摸清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资源分布基础上,新发现了2个鱿鱼渔场,全球鱿钓渔场从原来的7个拓展到9个,新增渔场面积500多万Km2;
(2)连续多年对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探捕与监测,系统揭示了其种群结构、年龄与生长、繁殖特性与产卵策略、生活史过程等基础生物学特性,以及遗传多样性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科学分析了耳石和角质颚等硬组织的生长特性及影响因素,探讨了角质颚色素沉积与摄食的关系,首次提出了鱿鱼资源管理单元的建议;
(3)应用渔业海洋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了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渔场分布与表温等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创建了基于多环境因子的大洋性鱿鱼栖息地模型,阐明了渔场形成机制,并成功地应用于中心渔场的预报;自主研发了集渔捞日志、船位监控、渔情预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渔业环境与渔情预报在线服务系统,实现了业务化运行;
(4)结合大洋性鱿鱼鱼群高度聚集的行为特性,应用鱼类行为学和光学等理论,提出了水下灯有效诱集方法及集鱼灯优化配置方案,改进了钓捕技术,显著提高了钓捕效率,最高日产量达30多吨;同时,对鱿鱼船上加工标准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加工利用规范,为渔获物保鲜提供了基础。
发表论文145篇(SCI收录33篇),出版专著13本,获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发明专利7项,申请发明专利10项,获软件著作权13项,为政府部门提交履约报告12份、9套作业渔场分布图(2009-2017年)。培养3名博士研究生和10名硕士研究生。
3、项目名称:东海典型海藻场修复关键技术与生态功能应用示范
主要完成人员:1章守宇;2刘涛;3汪振华;4黄六一;5王凯;6金月梅;7毕远新;8林军;9赵静;10赵旭;11周曦杰;12吴祖立;13王蕾;14梁君;15王磊平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2中国海洋大学,3 嵊泗县海盛养殖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海藻场修复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解决生物资源衰退和水质环境恶化问题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本项目通过大型海藻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工程学的多学科综合交叉,建立了海藻场修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典型海藻场的修复应用示范。
项目查明了东海区海藻场生物群落构成。解析了海藻物种的基础分布特征,开发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和DNA条形码技术,系统构建了海藻场典型生物的食物关系网,全方位揭示了海藻场生物资源的能流和多样性结构的形成机理;通过构建的活体培养技术和生物特性评价技术体系,系统评价了铜藻、海带等优势海藻场物种碳和氮含量及其分子代谢机制,为海藻场修复提供了生物学理论基础。
项目查清了浙江典型海藻场的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系统解析了海藻场的环境特征及其与生物群落关系、优势海洋生物类群甄选与繁育、生命周期与生活史过程的动态特征,揭示了海藻场群落演替的环境需求及海藻场时空格局形成的机制,提出了影响海藻场修复的温度、光照、暴波强度和沉积物等关键因子,为海藻场修复提供了环境学理论基础。
项目阐明了东海区典型海藻场的生态特征及其功能体系。首次提出了“浮游植物+大型底栖海藻+光合细菌”的海藻场多元初级生产力模式;首次应用大型海藻碎屑形成与利用过程的同位素追踪手段,构建了海藻场食物网关系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体系,并系统分析了其资源养护作用,为海藻场修复提供了生态学理论基础。
项目阐明了东海区海藻场对资源养护的生态学功能。解析东海区海藻场对优势种和局部水域生物群落格局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海藻场的饵料场、庇护场、繁殖场和育幼场四个方面解析了海藻场对生物资源养护的生态学机制,为生物资源(尤其是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资源学理论基础。
项目建立了海藻场修复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应用示范。保存了63个大型海藻优势物种1818份种质并构建了种质库,改良培育出1个高生态功能的海藻新品种,开发了3组大型海藻移植技术和8种海藻礁(床),形成了建场海藻种质、海藻移植、礁(床)体结构设计与开发、组合与布放等完整的海藻场修复技术体系;建立的舟山枸杞岛天然海藻场修复示范区,修复面积15776 m2,海藻覆盖率提高了32.4%;建立的宁波象山港人工海藻场修复示范区,示范面积达212 ha,示范海藻生物量可达4.62 -7.07kg/m2;海洋生物重量和资源密度分别提升1.81倍和1.67倍(枸杞岛),2.5倍和1.54倍(象山港),海藻场修复效果显著,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实用化技术支撑。
项目发表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篇,出版专著(图书)2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国家水产新品种1个;培养硕士25名,博士6名。
4、项目名称:金枪鱼围网捕捞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许柳雄,2周成,3唐浩,4王学昉,5王少琴,6叶旭昌,7张进,8杨晓明,9张新峰,10童剑锋,11朱国平,12曹道梅,13李莹春, 14宫领芳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项目简介:
金枪鱼围网作业技术先进、捕捞效率高,2016年产量占金枪鱼总产量的65%。我国发展金枪鱼围网渔业较晚,捕捞技术和装备依赖引进,水平与先进捕捞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本项目以国家远洋渔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综合海洋捕捞、渔业资源、机械工程、卫星遥感等学科,针对制约我国金枪鱼围网捕捞起水鱼群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捕捞技术和装备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围网渔具性能和捕捞效率明显提高,有力提升了我国大洋性围网船队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内容及行业科技促进作用包括:
(1)金枪鱼围网渔业资源生物学与渔场形成机制研究:累计派遣20人次科研人员到生产一线系统搜集我国金枪鱼围网渔获物生物学特征、渔场环境特征和渔具作业特征等数据,为改进设计金枪鱼围网渔具、降低空网率提供了基础参考信息;建立了渔场环境变动及其中心位置变化规律的鱼情预报回归模型,掌握了预测大洋性金枪鱼资源分布热点区域范围的手段,为侦探中心渔场、合理规划安排船队捕捞策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高效节能围网网具研发:基于海上实测、水槽和开阔水域网具模型试验、系统掌握金枪鱼围网网具沉降性能、受力特性和空间形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改进网具结构。新渔具经生产测试,沉降效率提高23.53%,捕捞成功率提高27%,为高效节能围网网具的自主设计和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型助渔仪器及装备研发:自主开发了基于USB技术的三维数字式鱼群探测系统,为实现精准捕捞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研制了具有声学防盗功能的太阳能GPS鱼探浮标及界面管理系统,实现了围网鱼探浮标系统的国产自主创新;开发了自由鱼群捕捞概率预报软件,为科学投网决策提供了便捷有效的辅助工具。
(4)生态友好型人工集鱼装置设计:在评估传统人工集鱼装置对鲣鱼集群、栖息地选择、生活史和气候响应机制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生态友好型人工集鱼装置,有效减少了兼捕,为实现生态友好型金枪鱼围网捕捞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统计,项目实施期间(2008-2017),全国金枪鱼围网船队累计捕捞产量117.3万吨,产值144.14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组发表论文55篇,其中SCI/EI论文16篇,获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3项,撰写工作总结和年度报告12份;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后2名。研究成果丰富完善了渔具设计理论,为高效节能围网网具的自主设计和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项目名称:水产品保鲜包装体系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员:李立、樊敏、蓝蔚青、王易芬、康永锋、雷桥、樊力源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项目简介:
主要内容:(1)成功建立了食品抗菌材料与纳米材料的接枝交联方法;(2)利用纳米材料和食品抗菌材料对PE、PP等树脂进行接枝改性,薄膜共挤出,通过精确控制工艺制备得到具有缓释功能的抗菌、抗氧化和自主呼吸调节功能的保鲜薄膜;(3)采用自主从食源性材料中提取的多酚类生物保鲜剂成分与PE、PP等包装基材复合,制备具有抗菌、抗氧化活性并能自主调节呼吸的功能性保鲜薄膜;(4)将这种新型活性保鲜膜进行多层复合,并应用于淡水和海水产品的保鲜研究。(5)系统研究了茶多酚、溶菌酶、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植物黄酮与葡萄糖氧化酶等常用生物保鲜剂以及酸性电解水、超高压技术、气调包装等在水产品保鲜上的应用,对其抗氧化抗菌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产品采用生物保鲜剂的方法;(6)建立不同薄膜的结构-性能数据库,利用不同包装膜材的性能,通过计量调控原理,赋予新型控释长效抗菌保鲜包装薄膜材料气体选择阻隔与透过性能,从而对包装系统内不同气体实现选择性的保留或抑制,使包装内氛围达到或接近最佳比例。(7)设计新型的包装薄膜生产线,完成新型的薄膜材料的生产实施。
本成果达到国外同类技术的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本研究发表论文7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篇,EI收录论文8篇。申请国家专利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自论文发表至今,总引用次数504次,其中ESI高被引论文两篇。经过了方圆标志认证集团产品认证有限公司组织的结论技术评价,评价结论认为该技术属国内领先水平。
基于本成果,与多家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和新材料研发合作协议。本成果的原理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产品的包装,不仅适用于企业,还适用于家庭,具有广泛的应用型和推广价值。本成果在上海光明集团上海方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际的水产品保鲜包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通过与南通三信塑胶等公司合作,相关的产品已经中试并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目前已与广东宝徳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与深圳市壹壹零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和新材料研发合作协议。自2013年初步应用以来,合计新增产值425万元,创汇53万美元。相关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等应用此成果,促进了活性包装材料的发展和研究水平,促进我国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6、项目名称:虾类海产品品质评价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员:1. 赵勇,2. 邱伟强,3. 刘海泉,4.谢庆超,5. 孙晓红,6. 卢瑛,7. 朱永恒,8. 王永杰,9. 陈兰明,10. 戴习林.
主要完成单位:1. 上海海洋大学,2. 长岛奥润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3. 启东市吕四富华水产品冷冻加工厂.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属于食品质量安全技术领域
主要技术发明点如下:
1)虾类鲜度等品质裂变规律的分析:通过建立以ATP及关联物为主的决定了虾类鲜度品质的关键物质以及虾类鲜度指标Ks值,全面监测虾类等海产品中多种游离氨基酸的全自动氨基酸
2)虾类品质评价新技术体系:建立了基于肌纤维间隙面积的海产品新鲜度识别和剩余货架期预测专家系统,构建了基于代谢指纹的致病菌无损高通量检测新技术,定量检测相关系数达 0.99;整体突破了目前品质分析鉴定中的处理时间长、检测误差大等瓶颈,满足了虾类等水产品不同环节在线或离线的品质定性、定量检测需求。
3)虾类品质控制新技术体系:创建了微酸性电解水控制新技术,减少了流通过程中防腐剂等化学性试剂使用量达85%;构建了酸性电解水与多酚氧化酶剂量-效应模型,从机理层面阐述了酸性电解水的抑制效果及抑制类型;将蛋白定量测定和SDS-PAGE、Western-blotting、竞争性ELISA等免疫学分析等方法相结合,用于研究不同灭菌方法对虾样的营养品质和过敏原性的影响作用;创建了高压灭菌处理新技术,20 min虾样品中过敏原消减率超过90%。
通过7家行业龙头企业组合推广应用这套虾类品质控制新技术,在全产业链中显著控制了产品中腐败菌/致病菌和过敏原 90%以上载量,有效延长其货架期近 1 倍,为保障虾类等水产品不同环境下的产品品质安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共获国家发明专利 8 项,实用新型专利 7 项,软件著作权 4 项;发表论文 256 篇。
公示期为2018年6月23日至6月29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实名提出。联系人:周婷婷,联系电话:021-61900066,邮箱:ttzhou@shou.edu.cn。
上海海洋大学
科技处
2018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