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部门 |
1 | 从草鱼基因组雌性个体持有片段中寻找性别决定基因 | 周艳 | 水产与生命学院 |
2 | 网目尺寸对金枪鱼围网性能影响效果评估 | 唐浩 | 海洋科学学院 |
3 | 深海硫酸盐还原菌Pseudodesulfovibrio indicus J2适应高静水压的特性及机制研究 | 曹军伟 | 海洋科学学院 |
4 | 大洋性柔鱼类资源量变动机制研究 | 汪金涛 | 海洋科学学院 |
5 | 高分辨率全球海洋数值预报模型系统的研究 | 张瑜 | 海洋科学学院 |
6 | 基于HY-2卫星的台风灾害动态监测 | 王洁 | 海洋科学学院 |
7 | 刺参摄食行为数值模型的构建研究 | 张俊波 | 海洋科学学院 |
8 | 应用于食品加工的热泵干燥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 | 孙晓琳 | 食品学院 |
9 | 基于微流控和光谱技术的食品中磷酸化肽段定量新方法开发 | 毕红燕 | 食品学院 |
10 | 海洋源乳酸菌株的抗菌肽结构特征解析 | 梅俊 | 食品学院 |
11 | 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调控肿瘤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 刘宁 | 食品学院 |
12 | 深渊区海底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特征 | 谢婧倩 |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
13 | 养殖池塘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类污染物的被动采样研究 | 陈以芹 |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
14 | 江苏沿海地区典型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时空分布的驱动机制与预测 | 吴姗姗 |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
15 | 可离子化有机污染物对江河压载水受试模式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 李金杰 |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
16 | 洋山港典型航线压载水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王晓媛 |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
17 | 无机碳酸盐联合铁强化人工湿地生化自调控研究 | 赵志淼 |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
18 | 我国东部沿海水域中环境雌激素的污染现状及其生态效应 | 吴美琴 |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
19 | 低电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研究 | 金光哲 | 工程学院 |
20 | 面向控位性能自学习优化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方法研究 | 雷正玲 | 工程学院 |
21 | 基于莫里森力模型的海洋牧场深海网箱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 曹 宇 | 工程学院 |
22 | 海洋通信网络组网技术及安全问题研究 | 曹莉凌 | 工程学院 |
23 | 基于无人航行器与电浮标装置的集群协同监测技术研究 | 邢博闻 | 工程学院 |
24 | 全球鱿鱼生产与贸易研究 | 杨晨星 | 经管学院 |
25 | 基于多重目标机制设计的征地制度研究 | 晋洪涛 | 经管学院 |
26 |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研究 | 廖泽芳 | 经管学院 |
27 | 控制权配置视角下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 | 李益娟 | 经管学院 |
28 | “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 伍大清 | 经管学院 |
29 | 全球海洋治理视角下的远洋渔民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 夏亮 |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
30 | 渔业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研究 | 叶淑静 |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
31 |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渔船船员劳动权益法律制度研究 | 章惠琴 |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
32 | 海洋环境治理中的碎片化问题研究 | 邱忠霞 |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
33 | 互联网时代的上海市社区治理研究 | 刘青 |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
34 | 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协同保护法律机制研究 | 卢锟 |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
35 | 我国渔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 张远和 |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
36 | 海洋浮游生物光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宋戈 | 信息学院 |
37 | 异构群智能优化算法在海表温度研究中的应用和改进研究 | 杨诗琴 | 信息学院 |
38 | 高性能计算在海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 刘智翔 | 信息学院 |
39 | 基于增强现实的海洋信息培训及交互展示技术研究 | 邹一波 | 信息学院 |
40 | 基于语料库的涉海法律法规研究 | 李涛 | 外国语学院 |
41 | 保尔•克洛岱尔对佛教美学的接受和再诠释 | 黄冠乔 | 外国语学院 |
42 | 日语中歧视语问题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 赵凌梅 | 外国语学院 |
43 |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日语教育研究 | 张晓兰 | 外国语学院 |
44 | 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后世俗主义研究 | 沈谢天 | 外国语学院 |
45 | 南极磷虾胰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异源表达及其适冷性机制研究 | 周婷婷 | 科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