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2日,由我校水产与生命学院和食品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长三角地区稻田(水产)养殖技术交流研讨会暨优质农(水)产品评比展示活动在我校临港校区顺利举行。李家乐副校长、水产与生命学院党委书记谭洪新、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和水产与生命学院刘其根教授、成永旭教授及食品学院陈舜胜教授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人员,还有来自江浙地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推广人员、长三角地区的22家稻田养殖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及我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等。
成永旭教授作技术报告
研讨会特邀了浙江大学陈欣教授和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教授作了题为《稻田水产养殖的生态学原理与关键技术》和《稻田养殖(虾蟹)新动态与技术现状》的专题研究报告,各养殖企业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技术交流活动。
研讨会期间,刘其根教授和陈舜胜教授还组织开展了稻田养殖技术和优质渔米(专指稻田养殖生产系统生产的稻米,以区别于传统常规稻米)的评比活动。为了确保赛事的专业水准,本次评比活动特邀了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稻米质量监督与测试中心、浙江大学等稻米专家和我校食品专家共同担任渔米评比的专家,邀请了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大学和我校从事稻田养殖研究的相关教授组成了稻田养殖技术评比专家;长三角地区的22家稻田养殖企业和25个稻米品种参与了角逐;经专家组的公平公正评审,最终由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崇明沐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青田愚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嘉兴三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宁波余姚鼎绿生态农庄有限公司获得了首届稻田养殖技术创新金奖;浙江盛旭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上海开太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桐庐昊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浙江江南四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和浙江嘉善西潘荡家庭农场等企业获得了技术创新银奖;浙江平湖三丰稻鱼虾共育基地、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盛旭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浙江宁波余姚鼎绿生态农庄有限公司和上海崇明沐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了最佳口感金渔米奖;浙江江南四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浙江省桐庐昊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苏淮安市苏浙生态有限公司、浙江永康市千年养殖场和上海开太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最佳口感银渔米奖。
养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产品展示
在随后的闭幕式颁奖礼后,上海崇明沐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沈竑总经理和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王根连总经理代表获奖企业发表了获奖感言。通过他们的发言,我们感觉到了企业家们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也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广大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和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国内科技届和有远见的企业,都将目光关注到发展稻田养殖这样的生态农业上。我校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检阅当前我国在稻田养殖方面已取得的进展或成就,同时为稻田养殖企业与大学、研究所的专家建立起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为稻田养殖企业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技术和优质产品的舞台,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品鉴真正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机会。通过此次对稻田养殖技术的交流与研讨,为进一步完善稻田养殖的模式,提高稻米及水产品的品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稻米专家进行渔米评比
开展稻田养殖是创新农业生态,有利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提升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此次研讨交流,我们发现,我国的稻田养殖业正在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新型的农业从业人员有年轻化、知识化的特征,如好几家企业的负责人都是80后,甚至是“海归”。他们的品牌化意识极其强烈,且在销售上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快捷渠道,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深信我国的稻田种养技术也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