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校离休老干部郭明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始终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
——郭明
人物简介:郭明,男,1930年7月出生,1949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部队担任排长、参谋和政治指导员等职务。1959年10月转业后,先后担任福建省将乐县黄潭林场场长,将乐县县委会农工部人事干事,我校水产号实习船政治指导员、金工厂副厂长、总务科副科长、人民武装部专武干部等职务。
1981年2月,担任厦门水产学院人民武装部专武干部时拍照留念
1989年3月,为我校教职工做国防教育报告
在采访郭老的时候,我们同时收集了很多他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中郭老飒爽英姿,豪迈矫健,威风凛凛,让我们油然而生对军人的崇敬之情,郭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和我们聊得甚是融洽,交流了很多,收获颇丰。
历经革命,英姿飒爽
郭老告诉我们,1938年5月,家人送他上私塾,1942年,也是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他不得不肄业回家,在家帮忙织袜,去田里帮忙家人耕作。1949年2月,他终于脱下了农装,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初郭老在某集团军某师政治部通信班当通信员,后来又辗转到师部警卫连当文书。郭老激动的告诉我们,当他穿上新军装的那一刻,想到能够参加解放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就感到非常的兴奋。据他回忆,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强渡长江战役,先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后直向上海挺进。部队的每一个战士都抱着消灭敌人、让人民都过上幸福安康生活的强大信念,奋勇直前。郭老所在的某野战军在进军福建途中一边行军,一边打仗,当时都是夜行军,每个夜晚差不多要走70到80里路。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条件下连续行走32个夜晚,最后顺利到达福建省连江县马尾,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平时酷爱写诗,直抒胸中情怀。郭老在《回忆难忘渡江战役》中写到,“滚滚江流扬千帆,百万雄师竟向前。千年旧制全根除,亿万人民开新途。”这首小诗,深刻体现了渡江战役是百姓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契机,也表现了战士们威武不能屈的战斗精神。郭老说,当时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在上海战役中,郭老创作了《回忆难忘上海战役》,“五月江风衣未干,铁骑直下上海滩。五天五夜皆下雨,身衣当被和雨具。三大纪律很严明,淋雨餐风户外眠。”郭老介绍说,当时他们部队在解放上海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夜晚露宿街头,不扰民,不进民房,赢得了上海人民的赞誉。郭老还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民主人士早晨出门,看着露宿在家门外的解放军战士时,不禁感慨地说道:“国民党回不来了”。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鲜血和汗水换来了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种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郭老十余年的部队生涯中,获得了多次表彰,如1949年12月荣立三等功,1950年6月荣立四等功,1952年12月荣立三等功,1955年7月获得嘉奖一次等。这是何等的拼搏和汗水,换来的熠熠发光的辉煌功绩!这位为了新中国孜孜付出的前辈,让我们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回忆工作,默默奉献
郭老回忆起在海大的工作历程时告诉我们,1958年他从部队转业后先在福建省将乐县黄潭林场当场长,将乐县县委会农工部任人事干事,1959年10月调入我校担任水产号实习船政治指导员,主要从事船员的思想工作。1960年3月,他因眼疾遗憾离船。后来,郭老负责带领学生出海实习、组织军训等相关工作。说到船上的日子,郭老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从不晕船。他说,但凡上过船的人都知道,晕船是一件极度痛苦的事,而且即使经常出海的老师也在刚出海时会头晕。随着船只的左右摇晃,整个胃肠有如翻江倒海一般,一阵阵呕吐感会不住的涌上食道,连晚上睡觉都只能侧卧才不致呕吐。如此艰苦,当然也使不少同学产生了畏惧。所以,在每次出海前都要,他都会召集同学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同学们说明出海的可能遇到的情况,鼓励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克服困难,勇敢面对一切挑战。郭老回忆说,让自己很自豪的是,能和同学们共度一段又一段难忘的时光——每当有的学生怕苦,逃避出海实习时,他总是主动到宿舍或教室找他们谈心,做他们的思想辅导工作。每当学生军训时在烈日下暴晒,他总会跟同学们一起军训,一起战斗。虽然出海、军训都只是短暂的朝夕相处,但他与学生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郭老年轻时英勇善战、兢兢业业,离休后更是没闲下,担任学校离休支部的宣传委员。郭老的晚年生活更是充实且富有意义,他积极参加各类老干部会议和活动,经常应邀为我校青年学生作报告。在刚刚过去的2010上海世博会前夕,郭老还积极参加了上海市老干部迎世博知识竞赛,他和其他老干部一样挥洒热情,最后获得了九十多分的傲人成绩。郭老的这种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老有所享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周边的许多人。充实而快乐是郭老的追求,特别是他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人生态度,深深感染了我们。
展望海大,信心百倍
郭老虽然离休但不离志。他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在2012年金秋时节,上海海洋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这是我校日新月异的又一个重要起点,也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希望学校通过校庆,能够传承百年海大精神文脉,展示百年海大历史成就,展望百年海大美好前景。他说,国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任务,海洋经济开发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终于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将会使21世纪作为海洋世纪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我校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郭老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仍忧乐天下,时刻关心我们海大下一代的成长,关心党和国家的未来。他深情地说,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始终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还要对我们国家和学校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多为学校和社会做贡献,在有生之年要继续报答党恩。到了晚年,不仅要把身体养好,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作为21世纪新一代的海洋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担就落在了你们新海洋人身上。在国家海洋战略实施过程中,我校学子定会有用武之地,有施展平台,所以希望青年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树立信心,刻苦钻研,在海洋事业中勇攀高峰。
最后,郭老用他原创的一首诗来总结他80多年一路走来的风雨岁月。“热血青春上战场,渡江战上海、南下红旗扬。祖国富强我成长,而今八十心舒畅。校园建设作贡献,与时俱进勤学习。改革开放强国路,三个代表指方向。共建和谐奔小康,幸福不忘共产党。”这短短的一首诗,字字铿锵有力,句句真情流露。耄耋老人能有这样的高瞻远瞩,实属难得,而郭老孜孜不倦、开拓创新的态度和“老有所享、老有所乐”的达观更是令我们新一代海洋人深深钦佩。
(采访:方伟慧、贾鹏飞 编辑:袁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