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回顾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的资助效果,展示、交流和总结青年学者在海洋科学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力推进海洋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拟于2011年11月下旬召开“首届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海洋学会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与主办单位
会议主题:前瞻创新、探海求真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学会
承办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国家海洋局学会办公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协办单位: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试验室
二、时间和地点
2011年11月下旬召开,会期2天,地点为杭州市,具体时间和地点另文通知。
三、会议组织机构
(一)指导委员会
主 任:陈连增
成 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巢纪平、丁德文、方国洪、高丛堦、黄锷、金翔龙、潘德炉、苏纪兰、徐洵、袁业立、杨金森
(二)组织委员会
主 任:周庆海
副主任:雷波、李家彪、任建国
成 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坚、黎明碧、李清彪、罗轶、王宗灵、武杰、辛红梅、谢强、杨红生
(三)学术委员会
主 任:苏纪兰
成 员: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初凤友、戴民汉、管长龙、黄邦钦、黄大吉、翦知湣、林明森、刘岩、潘建明、阮国岭、邵宗泽、石绥祥、石学法、温泉、杨红生、张杰
(四)会务组
组 长:李家彪
副组长:辛红梅、黎明碧
成 员:傅斌、孙东红、赵建如、张俊海、王士一、张乾
四、参加单位和人员
国家海洋局局属各有关单位主管科技工作的领导、有关院士及专家,国家海洋局局属各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海洋局局属各有关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和中科院南海所的青年科技人员及中国海洋学会广大青年会员代表。
五、内容设置
(一)会议论文摘要征集
会议论文摘要征集分为海洋生态与生物技术、物理海洋、海洋地质与探测技术、海洋监测与遥感技术、海洋化学与海水利用、海洋信息、软科学七个领域,国家海洋局局属各有关单位及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南海所及其它中国海洋学会各理事单位和分支机构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均可投稿。请各有关单位认真组织,对提交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会议将遴选部分论文做学术交流报告或以墙报形式展出,墙报规格与相关要求将另行通知。会议将从已提交的论文中评选出优秀论文,优秀论文经作者同意后将推荐给《海洋学报》等相关学术期刊。
(二)学术研讨会
分为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学术交流二部分。
1、大会特邀报告
由院士或专家做大会报告(内容待定),会期半天。
2、分会场学术交流
分为海洋生态与生物技术,物理海洋与海洋监测及遥感技术,海洋化学与海水利用,海洋地质与海洋信息及软科学四个分会场,分组进行学术交流。会期一天半。
(1)专题报告:各分会场安排1名专家做专题报告。
(2)学术交流:青年学者做学术交流报告。
(3)各分会场召集人及特邀专家:
1)海洋生态、生物技术组
召集人:邵宗泽、杨红生、黄邦钦、温泉;特邀专家(待定)。
2)物理海洋、海洋监测及遥感技术
召集人:张杰 、黄大吉、林明森、管长龙;特邀专家(待定)。
3)海洋化学、海水利用
召集人:戴民汉、潘建明、阮国岭;特邀专家(待定)。
4)海洋地质、海洋信息及软科学
召集人:初凤友、石学法、翦知湣、石绥祥、刘岩;特邀专家(待定)。
六、投稿方式、会议注册和费用
(一)投稿方式
请于2011年10月31日前将论文摘要以电子文档(WORD格式)发至邮箱huiwu@sio.org.cn。论文摘要不超过1500字,可附必要的表格,不列图和文献,限于1个版面内,并请注明论文将做学术交流报告还是以墙报形式展出。摘要格式可登录www.sio.org.cn下载。
(二)会议注册
1、邮件注册:huiwu@sio.org.cn(注册表见附件)。
2、注册费用:青年学者600元/人、学生300元/人,食宿自理。注册费用报到时现场缴纳。
3、注册时间:2011年10月1日-10月31日
七、联系方式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傅斌0571-81963350;赵建如0571-81963181,13656817609
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王士一 张乾 010-68047664
学术会议资料下载网址: www.sio.org.cn
E-mail:huiwu@sio.org.cn
(国家海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