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忙碌的海大人——我校世游赛“小番茄”胜利凯旋

作者:系统管理员     索取号:     发布时间:2011-07-31     浏览次数:2521 
      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于7月31日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完美谢幕。赛事期间共有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本届世界国际泳联竞标赛,是继世博会后上海举办的最大的国际性体育赛事。为了保证赛事顺利开展,全市从25所高校与社区选拔出近3000余名世游赛志愿者参与本次赛事志愿服务。志愿者一身鲜亮红衣,大家亲切称他们为“小番茄”。本次志愿服务我校共有122名志愿者参与,他们分别服务于交通保障组,公开水域竞赛组,食品保障实习生,联络官和志愿者工作部。经过18天的辛勤服务和无私奉献,我校志愿者终于圆满完成使命,凯旋归来。
       交通保障组共有31名志愿者,赛事期间负责车辆管理、参赛运动员等人的乘车与证件的检查、宾馆与赛场车辆调度交流沟通等工作。作为每天最早上岗最晚离岗的志愿者,交通保障组志愿者工作场地局限在班车上,每天在车上服务时间近17小时。为了保证服务,同学们克服晕车的难题,在车上颠簸一天,甚至连吃饭的时间也不能固定,但他们从来没有一丝抱怨,自始至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斗志高昂,全心服务。志愿者们并肩作战,在工作被认可的同时也收获了彼此深厚的友谊。他们中有“后勤主管”,服务期间起的最早睡得最晚的唐旻华同学,有身在病床上,却心系志愿服务岗位的车辆调度组的季者同学,有碰见问题及时解决的马召腾同学,还有团队中的其余志愿者,他们用行动与全体志愿者凝聚在一起更好投入服务工作。
       竞赛部有50名志愿者,负责信息台、检录处、运动员入场引导、颁奖引导、运动员衣物保管、成绩处理、FOP管理、船只码头管理、领航员、器材管理、补给站管理管理、技术官员服务、FINA/VIP管理、运动员服务和水下侦测等金山公开水域比赛现场的全面指挥工作。公开水域游泳大项比赛被称为“水中的马拉松”,是对运动员技术、意志、耐力的全面考验。对于公开水域竞赛部志愿者“小番茄”来说,也同样是一场艰难的考验。竞赛部志愿者基本都是室外岗位,天气炎热、条件艰苦,从早晨上岗直到比赛全部结束7、8个小时全部都在室外。由于金山赛区地理位置远,每日往返时间近3个小时,志愿者们不得不更早出发到岗。竞赛部唐浩同学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诠释着志愿者精神。作为本次世游赛的骨干志愿者除了承担公开水域志愿者负责同学的工作,还要负责学校所有志愿者的衣服、胸牌等后勤保障工作,自上岗以来,唐浩每天休息不到4个小时,生病发烧了还是坚持上岗。唐浩的精神鼓励着全体竞赛部志愿者们,他们都是以乐观、快乐的精神积极面对志愿服务工作,以青春和汗水收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欣喜和成长。
      世游赛还有一批特殊志愿者,他们就是我校食品安全保障实习的志愿者。31名FDA在各自的服务岗位上兢兢业业,用细致的服务、灿烂的微笑、海大的智慧为世游赛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者精神,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成功的打造了海洋大学的名片。此外我校还有来至外国语学院的路颖菲、蒲晖同学,爱恩学院的陈倩倩同学作为本次大赛联络官。赛事期间他们分别承担瑞典、挪威与斯洛伐克国家代表队赛事联络服务。她们周到专业的服务,及时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信息、联络和帮助组委会以及代表队得到一致好评。
      世游赛虽然告一段落,但星光依旧灿烂,激情仍然燃烧。因为梦想,所以存在。我校志愿者们在他们的服务领域里不惜青春,不知疲倦。向世界再次展示了中国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的风采,向世游赛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用纯朴的微笑与真诚服务感动世界,成为世游赛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海大志愿者的杰出表现,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与爱护:校领导多次实地探访,为志愿者们加油打气,送清凉送关怀。有效又有力的校各职能部门志愿成为“平方”,为小番茄的成长搭起一个巨大的保护伞:后勤部门保障从饮食、住宿到医疗保障的全方位服务,食堂每日提前为上岗志愿者准备早餐、校医院24小时有值班医生和护士保障医疗救护、招待所为志愿者安排有空调的房间确保高温天气志愿者良好的休息;现教中心的老师则全程跟同志愿者为服务留下了 珍贵的影像资料;宣传部在暑假期间加强与媒体的联系联系和对志愿者记者的指导,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我校志愿者事迹。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我校志愿者的工作获得了赛事组织方的高度认可。
      海大志愿者——美丽的海精灵,可爱的小番茄。他们既是学校形象的展示,也在诠释一种爱校荣校情结。他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智慧和汗水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行动与认可表达了“我志愿、我快乐,用心服务我最棒”的精神内涵。诠释了我校“勤朴忠实”的校训。我校志愿者在新的征程中,必将用所获的志愿者精神为志愿服务谱写文明乐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百年校庆献礼!

(撰稿:张宇峰、李杰)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