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校90届食品科学专业校友陶军
陶军,1967年11月出生,籍贯浙江,1990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食品科学专业;1990年7月~1999年任上海商品检验局食品科副科长,微生物室主任;1999年~2001年7月任上海检验检疫局微生物实验室主任;2001年7月~2002年7月,ITS上海食品部经理;2002年7月~2009年7月,任上海同顺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同顺商品检验有限公司董事长;2009年8月至今,任上海实力可商品检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陶军校友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忆艰难创业之路
我1986年考进上海水产大学,1990年毕业。出国是当时很多求学者的梦想,但是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大学生毕业后5年内不能出国,于是我便选择了留在上海。当时我去上海市检疫局应聘,先后总共去了7次,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检疫局的一员,从事了与我专业密切相关的食品检疫工作。工作后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并不够用,于是我边工作边学习。转眼间,在刻苦的学习和努力的工作中度过了十一年,从食品科实验室副科长一直做到实验室主任。由于我的工作与专业非常对口,专业知识在大学毕业后不但没有落下,还学到了更多。这为我之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我离开了检疫局,当时我35岁。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场电影,尽可能地多扮演一些角色能丰富人生阅历,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就这样,为了这个想法我做了一个当时认为很艰难的决定:申请加拿大技术移民。
2002年我去了加拿大,但是一个月后我又回到了上海。因为在举目无亲的异乡,想要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很难,觉得要想做点事还是要回中国。回到上海后,我决定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当时我借钱注册了一个食品安全咨询公司,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在当时食品安全咨询是个全新的概念,全国没有几家,所以公司刚开始的订单并不是很多。但是随着HACCP体系的发展和推广,在2002和2003年间,我们连续拿到了100多个订单,这在当时的咨询行业里属于规模较大的公司了。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影响力,我们又参与了上海食品药品监督所组织的HACCP、国外食品安全法规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内的知名度。
2002年12月,找到机会与国际著名的第三方检验机构—ITS合作,开始从事出口验货工作。2004年8月我在上海正式建立了了同顺商品检验有限公司,主要做出口验货、食品检验业务。从2004年到2008年,我们公司已经在全国设立了15个办事处,有了相当不错的业绩。在2009年,“同顺”与“实力可”合资,成为了我现在工作的“上海实力可商品检验有限公司”。
回顾这二十年的事业之路,而如今有了一些成绩,主要来源于在母校打下的专业基础以及甘于寂寞的学习和敢于开拓的勇气。我想对大学生朋友们说,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难舍母校情,勿忘母校训
学校的校训从我就读时就是“勤朴忠实”,而我也一直都在努力地实践着母校的校训。对于这四个字,我的理解就是:勤劳,质朴,忠诚,诚实做人。
勤劳,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我在求学的过程中,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同学们仍急切地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水大,是我们学习与探索的摇篮,那些孜孜不倦的老教授,给予了我们适合自我发展的学习条件。我们也静心于学习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专业中。恰恰也正是这些可敬的老师们,在我的心中播下了勤劳的种子,这也为我成就如今的事业起了重大的影响。
质朴,这也是我对水大人的最深印象。我读大学时,国内的教育资源并不充裕,学习的硬件设施也不够先进。可是每一位水大人都心智纯朴,专心求学。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我们班里的同学对啤酒的包装工艺感兴趣,但那时学校并没有开设这个课程。同学们将这个想法和孙庆云教授沟通后,他立马就答应将自己晚上的休息时间腾出来,为我们这些对啤酒包装工艺感兴趣的同学“开小灶”。我想,自己经历了那么多年商场上的跌打滚爬,也经历了不少大场面,可是回想起当年每天晚上的小班课,依然记忆犹新,感慨良久。除此之外,我还记得我们系有位王季襄教授,我们班是学校第一届的食品科学专业,他的英文非常好,为了让我们更多地学习专业英语,与学校领导沟通,为我们编制了英语班的专业书,教导我们要多阅读原版书籍。我曾上过他的仪器分析课、专业英语、食品化学等课程,受益匪浅。王教授高超的英语水平、宽广的知识面、谦和儒雅的学者风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优秀老师也给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树立了榜样,并对我的漫漫人生道路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这也正是海大留给我的深刻记忆。
忠诚与诚实是我对于忠、实的理解。这是一个人对学校、对国家的最低道德底线,也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无论我身处国门,还是留洋在外,无论当初毕业时默默无闻,还是如今拥有自己的事业家庭,我都绝对不会忘记这基本的道德。这也是海大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人生准则之一。
当然,除了对校训的这些认识外,我还有一点想法,那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热潮,海大校训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学校的校训,除了教育每一位学子,让他们自觉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应该将创新的思想也融入我们海大的校训。
寄语母校
母校海大即将迎来2012年的百年华诞,我对于海大的建设与发展的建议就是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核心要素是思想自由,学术创新。另外,学校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选修课,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这也是我对我们海大的各位在校学生以及各位校友的寄予与期盼。
(口述:陶军 采访、整理:刘佳韵 卢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