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欧盟项目研讨会在湛江召开

作者:系统管理员     索取号:     发布时间:2011-04-28     浏览次数:3320 
      4月27日,欧盟第七框架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可持续的道德的水产贸易”(Sustaining Ethical Aquaculture Trade,项目号222889)“中国重要出口水产品产业链现状研讨会”在广东湛江嘉瑞禾酒店隆重举行。SEAT项目总负责人、英国斯特林大学David C. Little教授,Francis Murray 博士,James A Young教授等,SEAT项目中国执行负责人、上海海洋大学刘利平博士,项目组成员张文博,刘华楠老师,来自湛江东海岛、乾塘镇的虾农代表,茂名化州、高州等地的罗非鱼养殖户代表,育苗场、饲料和化学品供应商代表,国联水产、海南新吉、粤海饲料、渔愉鱼、百联水产等企业代表,《南方农村报》、《水产前沿》、《当代水产》等专业媒体代表,茂名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代表、非政府组织(NGO)成员等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刘利平博士主持了本次研讨会,并介绍了欧盟SEAT项目和“产业链现状研讨会”的目的,对项目的各个工作包如生活史分析、社会和经济动态分析、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分析等进行了详细解说。斯特灵大学博士生张文博老师针对SEAT项目第一阶段成果从养殖、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对虾、罗非鱼的出口和养殖分布,不同养殖模式的比较等方面向各位与会代表进行了总结和汇报,与会者还就项目开展以来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讨会以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产业链上相同环节的人员坐在同一片区,便于大家自由发言,参与讨论,与会者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讨论。会议促进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人员进行深层的交流和信息互通,大家对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会者还希望SEAT项目研讨会能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交流平台,以便使大家及时地了解产品的市场走势和与产业链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欧盟第七框架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可持续的道德的水产贸易”项目由杨毅教授申请获得,于2009年8月启动,2013年结束, 主要研究对象为罗非鱼、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和巴沙鱼,其目的是探索欧盟越来越依赖的、非常重要的水产品贸易的可持续性。项目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渔业局的支持和指导,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通威集团、国联水产、恒兴集团、海南新吉、粤海饲料、茂名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支持。欧盟SEAT项目共有13个单位参加,主持单位为英国斯特灵大学,欧洲参加单位有英国环境、渔业以及水产科学中心、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比利时莱顿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丹麦国际研究所,参加项目的国际组织有世界渔业中心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有四所大学参加,分别为上海海洋大学、越南苴芹大学、泰国农业大学和孟加拉农业大学。

      欧盟进口水产品贸易额占全球的30%,但目前从中国进口较少。通过SEAT项目,可以促进欧盟对我国水产养殖情况的了解,增加透明度。欧盟SEAT项目是为了促进亚洲和欧洲之间的水产品贸易,而不是减少水产品贸易,这对我国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产业是一个机遇。欧盟SEAT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研究方向不仅有助于欧洲获得长期稳定的水产品来源,更对我国水产养殖和产业链的长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正面的帮助。

(撰稿:张宗锋)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