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校同龄人、退休老教授骆肇荛
人物简介:骆肇荛(1913-),水产加工专家,四川万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骆老194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毕业于浙江省水产职业学校制造科,193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40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肄业。曾任上海粮秣厂总工程师、华东水产管理局企业处副处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上海水产学院教授、水产加工系副主任、副院长,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曾兼任国家科委水产组专家、西太平洋渔业研究委员会中国专家,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水产学科副主编,《辞海》、《大辞海》编委和分科主编等。合著有《水产食品工艺学》、《水产品简易加工》等。
他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他伴着我们的海大一起成长,他见证了海大从一所专科学校发展到现在的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我们这一代的海洋人大都是通过他创办的“上海海洋大学骆肇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知道他的,他就是我校的同龄人——骆肇荛教授。
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留学时的青年骆肇荛(拍摄于1939年秋,右为原吉林大学教授王宏文)
对我们来说,能够采访到骆老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同时骆老也带给我们许多惊喜。在见到他之前,我们觉得他应该是一个高个子的老先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身材不高,一口浓厚的四川口音,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虽然已有99岁高龄,但看上去仍然精神矍铄,春风满面。采访中,我们向他询问长寿的秘诀时,他开心地笑了,一边向我们展示他那奇迹般由白变黑的头发,一边向我们道出了他的养生之道,简而言之,就是要勤加锻炼。他本人喜欢田径方面的运动,天天都会晨跑,闲暇时也会练气功;这么大岁数,讲话如此清晰,也源于他的另一个爱好——京剧。现在的他每周都会和社区的老人们一起唱京剧,吊嗓子。
老骥伏枥挥余热,骆老近百高龄依然笔耕不辍
骆老不仅身体好,头脑灵活,而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空闲时会用电脑写一些东西,最近还出版了一本关于养生方面的书。由于他视力不好,电脑上字体又比较小,但是我们聪明的骆老却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字体通过投影仪放大,然后看着投影屏幕打字。他的想法真的又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
今天的海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取得这么多骄人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众多为海大做出贡献的海洋人,而骆老便是其中之一。当我们向骆老询问起对海大的记忆时,他欣慰地笑了,然后津津有味地向我们讲述了他在海大工作时的故事。骆老年轻时在日本留学,主攻农林化学专业,这为他后来研究食品、水产品加工等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51年上海水产学院筹建时期,骆老即来到学校工作,历任学院教授、水产加工系副主任、副院长。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的教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他始终对学校不离不弃,和他的同事们并肩作战,重新为学校建立了实验室、仪器室等设施,恢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新增了一些学科专业。期间,他专心做科研教学,在水产品保鲜、保质以及利用低值鱼类提取鱼蛋白发泡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1977年,他的科研成果“鱼蛋白发泡剂开发研究”项目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
参加《大百科全书》编撰时在黑龙江一池塘边撒渔网(拍摄于1983年9月,后排左为孟庆闻,右为范玮青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水产品加工学科发展需要,骆老组织中青年教师建立了食品科学与工艺学研究室,采用国外最新实验研究方法,开展了鱼类保鲜和产品加工的基础性研究。骆老是我校和农业部重点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最早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曾在福建厦门的渔区做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鱼类肌肉纤维蛋白质变性与抗冻性、脂质组成与氧化酸败以及水产品的冷藏保鲜等方面的研究。
当谈及渔区时,骆老动容地向我们讲述了他在那里的点点滴滴,回忆起他与同事们一起工作、一起奋斗的快乐岁月。由于当时渔区的科研设备落后,条件艰苦,连基本的质量检验标准都没有,面对这样的困难,骆老和同事们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并在当地一些食品加工等单位的帮助下,完成了有关食品加工、保鲜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水产品加工及保鲜技术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离休后的骆老一直牵挂着学校的发展,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为了激发我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2008年4月2日,骆老及其学生捐资16万元创立了“上海海洋大学骆肇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在校大学生研究、竞赛和学术活动项目的开展,鼓励学子参与国际、国内各类学术科技竞赛。迄今为止,该基金已资助五期125个项目,375名学生从中受益。
访谈中,骆老带给我们的惊喜一个接一个。1947年至1949年,骆老和江泽民同志一起在上海粮秣实验工厂工作,当时的他任工厂第一部主任。2010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日出江花——青年江泽民在上海》系列丛书,在《记江泽民同志与上海益民食品一厂》中记述了江泽民同志与骆老的友谊。2006年4月21日,江泽民同志亲自到家里看望骆老,谈笑风生中,骆老兴致勃勃地演唱了京剧《淮河营》,江泽民同志接着演唱了京剧《捉放•宿店》,赢得大家阵阵掌声。
骆老告诉我们,更名和搬迁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希望我们能牢牢把握大学时期这一人生重要阶段,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奠定基础。同时骆老对我们这一代的海洋人提出要“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老老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以此立足社会,奉献人民,为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人才强国迈进做出贡献。
在百年校庆到来之际,骆老十分感叹我校的变化之大,对海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并提出学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期望。采访过程中,骆老那种学严谨笃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在骆老身上,我们也真正体会到了“勤朴忠实”的真正涵义。
(采访人:吴佳、董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