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服务团第六分团赴扬州等地开展科技服务

作者:系统管理员     索取号:     发布时间:2010-07-27     浏览次数:2513 

      7月20日至7月22日,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服务团第六分团顶着炎炎烈日奔赴江苏扬州江都、高邮、宝应、南通等渔区开展科技服务“夏季行动”。 

科技服务团合影

      服务团第一站在扬州市江都绿洋湖养殖场开展了技术咨询。培训开始前,严继舟教授代表服务团向渔区赠送了相关书籍和资料,其中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王武教授最新的著作——《河蟹健康养殖》尤为受到欢迎。随后,针对夏季生产中出现的鱼类细菌性疾病及寄生虫病,服务团开展了现场技术咨询和池塘实地调查,对病鱼样本进行了解剖和病理检查。紧贴当地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针对生产中的突出病害问题,服务团成员从苗种、水质、营养饲料和安全用药等角度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强调过程管理,以防为主;从源头抓起,引进合格的苗种;重视放养前消毒和池塘清塘;控制养殖密度,监控水质变化,做好用药记录。服务团热情的工作态度和耐心、专业的解答与40余名参会养殖户的热情提问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整个咨询热烈、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

严继舟教授代表服务团向渔区赠送书籍

服务团在塘头现场解剖病鱼

现场讲座

      在随后二天的行程中,服务团冒着高温酷暑先后深入江苏省主要的罗氏沼虾出口基地——高邮三垛镇少游村、宝应县山阳镇及南通农场开展了现场讲座和池塘现场调查。其间,杨先乐教授、严继舟教授以及服务团的青年教师分别作了“渔药安全使用规范”、“斑马鱼的研究意义”、“中华绒鳌蟹健康养殖技术”、“草鱼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的主题讲座。报告紧密接合当地生产实践,深入浅出,受到广大养殖户、基层技术人员的广泛欢迎。此外,服务团还深入养蟹和养虾塘口,就加强池塘基本设施管理、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免疫增强剂、,改善养殖水环境及降低饲养成本等养殖户关心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将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海上”是我校实现服务社会、反馈社会的庄严承诺,是我校发展特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年的历练,“科研为农村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理念已经深深烙进每位海大人教师的心中。本次科技下乡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相比往年的“科技下乡”,本次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①服务团成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涵盖专业更为广泛(涉及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渔业经济等);成员具极强的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其中,既有国家重大课题的主持人,也有海外引进知名学者。②结合产业实践需求更为紧密,科技下乡服务的对象逐年扩大,现已包括鱼、虾、螃蟹、鳖等的十几品种。这些品种经济效益高,从业人员广,社会影响大,不但涉及江浙沪的知名品牌,有的更是我国对外出口的大宗产业。③科技下乡服务与实验室基础研究工作结合更为紧密。近年来我校承担了一大批的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行业专项、岗位科学家等)。扎实的实验室基础研究工作于推广示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④更多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生产实践第一线得到锻炼和成长,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健康发展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

(水产与生命学院)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