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工程学院302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在进行。申报骆肇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同学们,围绕“养殖用机器鱼的设计”、“基于脉冲补料的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过程控制的研究”等内容,图文并茂进行着项目汇报。学院党委书记王明华及吴子岳教授、王永鼎副教授、曹守启博士、霍海波博士等学生科创指导教师参与了评审,并对各项目给予了详细的优化建议。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质、增强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坚持把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氛围,丰富载体,有效推动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工程学院也十分重视这一工作,结合工科专业特色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各种科创项目,通过提供课外创新实践平台、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及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等,使课外创新实践成为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2008年学生参加“创智天地乐高机器人大学生组比赛”荣获二等奖,“改进型超微泡增氧装置的研究” 荣获上海发明协会“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奖”三等奖。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动力,极大推动了学风建设。
(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