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党内民主建设与管理座谈会

作者:系统管理员     索取号:     发布时间:2009-04-07     浏览次数:1603 

      4月1日上午,我校党内民主建设与管理座谈会在行政楼706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叶骏,市教卫党委指导检查组组长沈学超、副组长王耀廷、组员张恒龙、孙伟勇,校办主任张敏、组织部部长汪之和、各学院(机关、直属部门)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党内民主建设与民主管理”的中心议题和“通过何种途径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如何处理好行政管理和教授治学之间的关系?如何推动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三个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探讨主要集中在党内民主、教授治学、校务公开、两级管理、干部工作等方面展开。


      在党内民主方面,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我校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非常重视党内民主建设,特别是以公推直选方式进行了基层党支部和党委的换届,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推直选中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候选人采用等额选举的方式,可能影响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同;党代表三级联系制度在学院层面流于形式,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党员民主参与热情不高,民主参与意识有待提升;党政“一把手”应坚持民主集中制,不能专权,要胸怀宽广,在听到尖锐意见时保持理智;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监督,而实施监督的关键是知情权和参与权等。
      在校务公开方面,学校、学院(机关、直属部门)均做了很大努力,也有了很大进展,但与师生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在校务公开中,公开结果比较多,公开过程比较少;在学院层面,经费使用情况是学院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可能有的学院没有及时公开;校务公开的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多样化等。
      在教授治学方面,包括我校在内的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均存在行政权力制约学术权力的现象,我校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的职能类似于教授委员会,但其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如果成立教授委员会,实施教授治学,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如何处理教授委员会决议和行政决策之间的关系问题,教授委员会否定行政决策时如何处理;二是教授是否具有大局意识,能否跳出仅仅从自身学科专业领域出发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势;三是有些教授在教授委员会中可能会探讨超出学术权力的问题等。但也有与会人员认为,目前阶段,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是有历史合理性的;教授申报课题等没有行政权力的参与很难申报成功。
      在干部工作方面,与会人员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干部缺乏轮岗锻炼的机制,往往是干部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很多年,时间长了容易出现疲态,丧失激情;副处级以下干部也应该进行岗位轮换;副处级以下干部的岗位聘任应由部门负责;以往选送干部外出挂职锻炼多为副职或副职以下干部,应有计划地选派一些正职干部外出挂职锻炼。
      在两级管理方面,有的学院党委书记认为学校职能部门权力偏大,学院权力相对缺乏,活力不够;教师考核硬性指标太多,缺乏回旋余地,学院不能调控考核内容,应把教师考核权下放到学院。也有些学院党委书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是学校权力集中在学校层面在现阶段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有些权力,如财权等更多地下放到学院如何界定下放的比例是一个重要问题,当财权下放到学院后,如何分配,将给学院带来很多工作压力;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教师考核非常必要,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如果把教师考核权下放到学院,学院将增加很多工作量,这也是一些学院不愿意接受的。
      在其他方面,有的提出二级教代会发挥作用不大,应进一步完善;校内文件、规章太多,师生没有太多时间关注,为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建立校内文件、规章搜索子站点;目前会议太多,干部疲于应付会议,难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一些会议可以合并的应合起来开,并严格控制时间;学生入党的功利性问题比较突出,应做好质量控制;学生有一门课不及格或没有获得奖学金就不能入党,规定太死,把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挡在了党的大门之外;入党后特别是转正后的党员继续教育亟需加强。
      最后,市教卫党委指导检查组组长沈学超同志充分肯定了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党委决策,校长执行,一定要保证执行,但在执行中要听取教授的意见,特别是在学科定位等方面;两级管理重心下移,移什么?机关怎么办?要明确,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要通过理顺体制机制,理顺民意民心。

(组织部)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