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平稳、有序、健康开展,日前我校正式出台了包括奖励基层就业、补贴求职开销等“七大”工程,受到广大毕业生的好评。近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新闻晚报、上海日报等媒体就此进行了报道。
“一把手”承诺制确保就业率
海洋大学毕业生艰苦行业就业可获最高6000元奖励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昨天,上海海洋大学出台七大工程,打出一套促进大学生就业“组合拳”:毕业生赴西部省份、艰苦行业就业可获最高6000元奖励,成功创业并带动3名本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可获1万元奖励;同时设立总额10万元的“求职礼包”补贴大学生求职交通、住宿开销……
这次实施的七大工程分别是目标考核工程、观念引导工程、全员参与工程、服务保障工程、市场拓展工程、创业助跑工程、就业帮扶工程。校长潘迎捷介绍,为全面落实新的就业政策,学校实行了“一把手”责任承诺制,把“教职员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年底评优重要参考依据和年度考核内容,实行“全员参与工程”。
海洋科学学院郭祥镇新学期开学后一直忙着办理护照。他已被大连一家渔业公司选中,即将赴新西兰就业实习。他也成为学校赴基层就业奖励政策的首位受益者,领到了几千元奖金。根据新政策,学校对到水产公司、远洋渔业公司等艰苦行业工作且签订4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毕业生,也给予5000元一次性奖励。
为减轻毕业生求职的经济负担,学校设立了总额10万元“求职礼包”。在上海以外地区求职的毕业生,凭面试通知、录用证明及交通票据等,就可申请获得100元至500元不等的补贴,对在市区内求职的毕业生也提供每天30元到60元的住宿贴现。
对于“零就业家庭”和“家庭经济贫困且就业困难”毕业生,校方表示:只要对岗位不挑不拣,都能实现就业;即使毕业时还未就业,也能获得一个就业见习岗位。
(摘自:《解放日报》 2009年02月25日 第02版)
上海海洋大学七大工程促进毕业生就业
本报讯(记者 钱滢瓅)成功创业的大学生老板吸纳3名以上应届毕业生,给予1万元奖励;赴西部、艰苦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奖励2000元-6000元;设立10万元“求职红包”,为大学生异地求职补贴路费……昨天,上海海洋大学为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七大工程,打出促进就业“组合拳”。
据上海海洋大学招生与就业办公室主任张宗恩介绍,学校今年特别加大了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奖励和扶持力度。对成功创业且吸纳3名以上本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业团队给予1万元奖励;对拟创业的应届毕业生,由学校聘请专业机构协助其办理注册手续,并申请大学生科创基金。
上海海洋大学今年还首次出台“毕业生西部、艰苦行业就业奖励政策”。对9月1日前到国家西部大开发省份内的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学校分别给予2000元至6000元一次性奖励;对到水产公司、远洋渔业公司等艰苦行业工作且签订4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学校给予5000元一次性奖励。海洋科学学院大四学生郭祥镇近日成为鼓励政策的首位受益者。在学校的推荐下,他被大连一家渔业公司录取,即将赴新西兰开展就业实习。领到奖励金的小郭表示:“虽说船上生活略显单调,但我感觉这份工作挺适合我,专业对口,更何况学校还有奖励。”
针对远郊办学的实际,为方便毕业生市区求职住宿,上海海洋大学还设立了10万元“求职红包”,毕业生可凭面试通知或录用证明以及交通票据向学院申请获得100元—500元不等的上海以外地区求职补贴,对在市区内求职的提供30元—60元/天的住宿优惠。
(摘自:《新民晚报》2009年2月25日)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