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落实“一把手”工程,突出当前就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聚焦难点,挖掘潜力,制定并实施有效举措,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实现我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平稳、有序、健康开展。日前,我校正式启动七大工程,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 实施目标考核工程。
实行学院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一把手”责任承诺制。各学院、各部门及校文明办要把教职员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年底评优重要参考依据和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 实施观念引导工程
出台并实施“毕业生西部、艰苦行业就业奖励政策”。对2009年9月1日前到国家西部大开发省份内的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学校分别给予2000至6000元一次性奖励(参加国家和地方项目者除外);对于2009年9月1日前到有关水产公司、远洋渔业公司等艰苦行业工作且签订4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学校给予5000元一次性奖励;举办大学生基层就业先进事迹报告会;国家和地方项目政策咨询会;备考辅导会;开展形势、政策、思想、心理四个方面教育。
● 实施全员参与工程
设立“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贡献奖”。表彰和奖励百名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贡献的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学生家长、校友、亲朋好友等;通过召开毕业生家长会和致毕业生家长信等途径,积极赢得广大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 实施服务保障工程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学校所有场地、设备确保用于就业工作需要;学校设立10万元“求职红包”,为毕业生参加学校参与组织的本市有关招聘会提供交通便利。从3月3日毕业生可凭面试通知或录用证明以及交通票据向学院申请获得100—500元不等的上海以外地区求职补贴;为方便毕业生市区求职住宿,学校在军工路校区招待所提供30—60元/天住宿场所,从3月3日起,应届毕业生可凭借学生证或校园一卡通享受优惠;为方便毕业生签约和用人单位接洽,从3月3日起校就业办在临港、军工校区实施一周六天工作制;为方便毕业生咨询,从3月3日起校就业办、研究生部分别开通24小时就业创业咨询服务热线。热线电话:021—61900619;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报考2009年研究生的毕业生考取我校提供全力帮助。
● 实施市场拓展工程
发动800位教师,开辟1500个就业岗位;联系200位校友,推荐300位毕业生就业;联系100家合作单位,成功推荐300位毕业生;招募1000位大学生就业志愿者,收集5000条就业信息;举办10场不同规模校园招聘会;开辟校内10个助学、20个助管、30个助研岗位;设立由低年级同学承担主要工作任务的“就业信息采集中心”。
● 实施创业助跑工程
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奖励力度,对成功创业且吸纳3名以上本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业团队给予1万元奖励;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对拟创业的应届毕业生,由学校聘请专业机构协助其办理有关注册手续;协助其申请市大学生科创基金;开展“开业指导专家咨询服务进校园”活动;针对2009届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举办“创业集训营”;筹建校大学生科技创业园。
● 实施就业帮扶工程
建立特殊毕业生信息库,落实“一对一”帮扶举措;通过举办职场训练营等途径提供免费专题培训和岗位推荐;承诺实现“零就业家庭”和“家庭经济贫困且就业困难”毕业生只要对就业岗位不挑不拣,都能实现就业;承诺为毕业时未就业的每位毕业生提供一个就业见习岗位;每个校领导连同其分管的部门(或所在支部)对口联络帮扶一个学院。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