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奥运 我校奥运志愿者李理开博侃“奥运”

作者:系统管理员     索取号:     发布时间:2008-08-11     浏览次数:2064 

     “热望,激动,为了梦想,千里而行,欢聚北京,无限荣光。2008年8月8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承担奥运开幕式和鸟巢观众服务等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我校学子李理同学事后在自己的奥运博客中兴奋地记录下了自己的开幕式观感,文字充满了喜悦与荣耀。此次,上海共派出24所高校中的70余名学子赴京参加奥运志愿者服务,他们肩负着上海50万大学生的期待,受到社会关注。《文汇报》专门开辟版面摘登他们的精彩博文,分享志愿者的故事和他们眼中的北京奥运会。现将李理同学博文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给全世界一个惊喜

      习惯性的,挂上耳机,望着大巴窗外不断奔向后方如豆昏黄的路灯,下意识地看表,新的一天开始了。
      第二次彩排在满天绚烂的烟花中落下帷幕。不同于上次的是,这次我要站4个多小时。仍然是盛大的表演,新增了许多7月31日彩排时候没有的元素。
      上次出现韩国SBS电视台“偷拍”事件,今天明显感觉到更加严格和紧张的气氛,观众也自觉多了,很多人干脆就没有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进场,给全世界一个中国式的惊喜,是我们全体志愿者辛勤工作的目的。
      常常感动,被一些细节和一些人所感动。热场的时候,来自辽宁海城的高跷秧歌队队长得知我也是东北人时,立刻送给我几张排练时的合影。望着熟悉的鞍山火车站前广场,感慨万千。
      还有那些武警战士们,35℃的太阳暴晒下,他们坐在第一排纹丝不动。吃饭的时候,他们背对着我们靠墙三下五除二地解决肚子问题。站岗的时候,我问旁边的一名武警战士说:“我已经站了几十分钟腿已经酸了,你呢?”他答到:“呵,站了几个小时,腿早已经没有酸的感觉。”
      可是我的鼻子却酸了,我们不该忘了他们,人民的威武英雄之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奥运会开幕式顺利的进行,他们比我大不了几岁,或许比我还小,却因为武警的称号承担更重的担子。可爱的人啊,我向你们敬礼!
      耳边轻轻响起:Goodbye Yesterday,Hello Tommorrow。我不想说晚安,纵使夜深了,但是却想和你说再见,然后和这世界说Hello。
    
      (来源:文汇报 2008年8月4日 第9版


 
为梦想 千里行

      瑞典。Kristianstad。2008年1月31日。
      这个瑞典南部小镇突然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在灯火通明的世界食品创新大赛颁奖晚宴现场,我望着餐厅窗外的飞雪,对台下来自世界各地200多名嘉宾动情地说:中国有句古话叫瑞雪兆丰年,还有不到200天的时间,万众期待的奥运即将在我的祖国举办。愿中华好运,也真诚的期待各位可以和我一同在北京见证人类奥林匹克新的历史。
      无限的憧憬,在距离北京8500公里的瑞典,我甚至无法想像身临开幕式现场的样子,典雅的?恢宏的?但无论怎样,一定是伟大的。
      全人类的盛宴,整个中华的盛事。
      中国。上海。2008年4月31日。
      “只有100天了!奥运正大步的向我们走来。”在奥运倒计时100天文艺演出的现场听着主持人这样说着,望着身旁的志愿者伙伴们,不禁更加觉得兴奋和激动。
      我们京外赴京奥运志愿者都是亲如兄弟姐妹的一家人,为了同样的梦想,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汇集于此。此时此刻,没有种族和信仰之分,没有语言和国度之差,只有涌动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心中无限升腾。于万千人之中,可以亲身圆中华民族百年的奥运之梦,兴哉!快哉!
      在距离北京1463公里的上海,同唱一首歌,北京,我们准备好了。
      中国。北京。2008年8月8日。
      我会记住今天的模样,给未来的自己。
      29个巨大脚印延北京的中轴线走来,奥林匹克五环突然从场中央缓缓升起,伴着天籁之音仙女降人间,这一刻,泪水决堤。因为我真真切切在鸟巢里面仰望天空,礼花满天。环顾四周,五湖宾朋尽展笑颜,微笑是现在唯一的表情。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汉唐绝代风华无双。这时的国家体育场,是泱泱中华五千年的荣耀殿堂,是欢乐的海洋。
      与运动员最近的距离,我看清了他们每个人的脸。不再为战争和灾害感到恸伤,不再为疾病和贫穷感到无望。不再,不再………
      万语千言道不尽在鸟巢开幕式现场的短暂时光。热望,激动,为了梦想,千里而行,欢聚北京,无限荣光。
      暂且就让我在接下来16天的日子里,浸染在鸟巢圣火的燃燃火焰中,见证并创造历史。
      北京到北京,0公里,到更高更快更强,无限大。
      (来源:李理同学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eeclub

(宣传部)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