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申报
2017年度浦东新区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公示
上海海洋大学申报2017年度浦东新区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项目名称: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类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员:1刘必林,2陈新军,3李建华,4汪金涛,5冯永玖,6余为,7方舟,8李云凯,9胡贯宇,10钱卫国,11许骆良,12陆化杰,13李纲,14余谦超,15朱义锋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2舟山宁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3浙江丰汇远洋渔业公司
项目简介:
1.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项目隶属海洋渔业和海洋科学技术领域。
2. 研究内容及特点
(1)发现大洋性鱿鱼渔场与资源认知新技术的突破,为远洋鱿钓渔业可持续发展和鱿鱼资源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应用渔业海洋学理论,自主开展了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资源的调查,揭示了鱿鱼资源分布规律;在摸清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资源分布基础上,新发现了2个鱿鱼渔场,全球鱿钓渔场从原来的7个拓展到9个,新增渔场面积500多万Km2;
(2)连续多年对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探捕与监测,系统揭示了其种群结构、年龄与生长、繁殖特性与产卵策略、生活史过程等基础生物学特性,以及遗传多样性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科学分析了耳石和角质颚等硬组织的生长特性及影响因素,探讨了角质颚色素沉积与摄食的关系,首次提出了鱿鱼资源管理单元的建议;
(3)应用渔业海洋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了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渔场分布与表温等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创建了基于多环境因子的大洋性鱿鱼栖息地模型,阐明了渔场形成机制,并成功地应用于中心渔场的预报;自主研发了集渔捞日志、船位监控、渔情预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渔业环境与渔情预报在线服务系统,实现了业务化运行;
(4)结合大洋性鱿鱼鱼群高度聚集的行为特性,应用鱼类行为学和光学等理论,提出了水下灯有效诱集方法及集鱼灯优化配置方案,改进了钓捕技术,显著提高了钓捕效率,最高日产量达30多吨;同时,对鱿鱼船上加工标准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加工利用规范,为渔获物保鲜提供了基础。
3. 应用推广情况
研究成果已被我国6省市40多家从事中东太平洋鱿钓生产的企业应用,技术推广覆盖率达100%。2013-2017年累计捕捞产量130多万吨,直接产值145亿元。中东太平洋大洋性鱿鱼已成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有力地支撑着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发展与壮大。项目对维护我国公海渔业权益、保护公海生态系统,推动我国远洋渔业科技进步,成为世界鱿钓渔业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论文147篇(SCI收录36篇),出版专著14本,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13项,为政府部门提交履约报告11份、9套作业渔场分布图(2009-2017年)。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10名。
2. 项目名称: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员:1许柳雄,2唐浩,3王学昉,4周成,5王少琴,6叶旭昌,7张进,8杨晓明,9张新峰,10钱卫彬,11江涛,12吴德诚,13童剑锋,14朱国平,15曹道梅
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项目简介:
项目隶属于海洋渔业和海洋科学技术领域。
主要技术创新内容:金枪鱼经济价值较高、营养最为丰富,是各国竞相开发和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海洋渔业品种。在金枪鱼产业中,围网是最重要的一种开发方式,2016年产量占金枪鱼总产量的65%。我国发展金枪鱼围网渔业较晚,新渔场资源开发、捕捞技术及装备与日本、欧盟等先进国家具有较大差距。本项目针对制约我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金枪鱼围网渔业资源生物学与渔场形成机制研究:通过十年的金枪鱼渔场调查,在系统搜集金枪鱼围网渔获物生物学特征、渔场环境特征和渔具作业特征等数据基础上,建立了渔场环境变动及其中心位置变化规律的渔情预报回归模型,掌握了预测大洋性金枪鱼资源分布热点区域范围的有效手段,为确定捕捞地点和制定船队捕捞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提升了我国对金枪鱼资源的掌控能力。
2)高效节能围网网具研发:基于海上实测、水槽和开阔水域网具模型试验,系统掌握金枪鱼围网网具沉降性能、力学特性和空间形态变化规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改进网具结构。新渔具经生产测试,沉降效率提高23.53%,捕捞成功率提高27%,增强了我国高效节能围网网具的自主设计和国产化能力。
3)新型助渔仪器及装备研发:自主开发了基于USB技术的三维数字式鱼群探测系统,为实现精准捕捞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研制了具有声学防盗功能的太阳能GPS鱼探浮标及界面管理系统,实现了围网鱼探浮标系统的自主技术创新;开发了自由鱼群捕捞概率预报软件,有效支撑了科学投网的决策能力。
4)生态友好型人工集鱼装置(FAD)设计:在评估传统人工集鱼装置对鲣鱼集群、栖息地选择、生活史和气候响应机制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生态友好型人工集鱼装置,有效减少了幼鱼及其它保护物种的误捕,在我国率先建立了生态友好型金枪鱼围网捕捞技术体系,体现了负责任渔业大国的形象。
特点:多科学结合,通过渔场形成机制研究、高效节能渔具、新型助渔仪器和装备等的自主开发研制,实现了多项捕捞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捕捞鲣鱼资源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海上实际生产作业示范效果良好,提升了我国大洋性金枪鱼资源的掌控能力和开发能力,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应用推广情况:该项目已成功应用在我国金枪鱼围网渔业企业中,平均单船年产量从2008年的4540吨增加到2017年的6030吨,产值从5583万增加到7410万元人民币,分别增加了32.8%和32.7%。项目实施期间(2008-2017),全国金枪鱼围网船队累计捕捞产量117.3万吨,产值144.14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极大提升了我国对国际金枪鱼资源开发竞争能力。累计发表论文55篇,其中SCI论文10篇,EI论文5篇,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后2名;在金枪鱼国际组织会议上多次代表国家提交报告,维护了国家的海洋渔业权益。
3、项目名称:草鱼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与种质创新关键技术
主要完成人员:1李家乐,2 邹曙明,3 王荣泉,4 沈玉帮,5 戴银根,6李小勤,7 李海洋,8 施顺昌, 9 谢楠,10 顾树庭,11 徐晓雁,12 刘峰, 13 蒋霞云,14 傅建军,15 张猛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2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3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5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6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项目简介:
水产养殖领域。草鱼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鱼类,2016年中国养殖产量高达59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约95%。草鱼优秀种质是草鱼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突破草鱼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与种质创新关键技术是创制草鱼优秀种质的技术基础。本成果共授权国际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表论文8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2篇;培养了6名博士,29名硕士。主要技术发明点如下:
1. 创立了草鱼优秀种质遗传评价技术。系统收集并保存长江、珠江、黑龙江3个水系共8个群体草鱼活体种质资源,建立农业部唯一的草鱼遗传育种中心,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草鱼种质资源库。发明草鱼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技术,绘制草鱼第一张遗传连锁图谱,查找生长和抗病新相关QTL 31个;研发用于遗传分析的一套标准微卫星标记,分析草鱼8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设计测量草鱼生长性状的仪器,估算3水系草鱼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创立遗传相关标记、遗传多样性、遗传参数结合的优秀种质遗传评价技术;综合评价8个群体活体野生草鱼种质资源,筛选出来自长江水系遗传多样性高、生长速度快12.8%的草鱼邗江群体。
2. 创建了草鱼种内杂交种质创制技术。将草鱼长江水系邗江群体与珠江水系肇庆群体、黑龙江水系嫩江群体进行种内双列杂交,获得草鱼9个组合。首次将亲子鉴定技术应用于鉴别草鱼9个组合,改进繁育设施和技术流程;挖掘生长、抗病相关基因38个,开发出生长、抗病相关标记11个;利用标准微卫星标记分析草鱼9个组合遗传多样性,估算不同组合生长和抗病性状遗传参数,确定生长性状最合适的测量时期,研发组合后代生长、抗病性状遗传评价技术;综合评价草鱼9个组合,创制出生长速度比邗江群体快16.8%、成活率高12.8%、长江水系邗江群体(♀)×珠江水系肇庆群体(♂)的草鱼优秀组合。
3.构建了草鱼ENU诱变种质创制技术。率先采用ENU诱变草鱼,获得处理草鱼胚胎和精子最佳浓度,提高突变频率400倍;筛查出优秀突变体突变位点88个,发掘Tgf2和Tc1-like高效鱼源转座子,开发Tgf2转座子重组转座酶,建立草鱼ENU突变位点性状验证方法;发明ENU诱变草鱼减数雌核发育方法,有效提升诱变群体遗传纯合度,构建完整的草鱼ENU诱变种质创制技术;将该技术应用于诱变长江水系邗江群体野生活体种质资源,创制出生长速度比邗江群体快20.5%的草鱼诱变群体。
利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这个平台,将草鱼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与种质创新关键技术及创制出的草鱼邗江群体、草鱼优秀组合及草鱼诱变群体等优秀种质推广应用,在综合试验站建立了示范基地,开展了技术培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近三年,在上海、江西、安徽、江苏等7个省(市)累计推广面积89.56万亩,新增产值12.32亿元,促进了草鱼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4、项目名称: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员:1朱清澄,2花传祥,3贺波,4田思泉,5陶宁萍,6黄洪亮,7田永军,8杨德利,9许巍,10张衍栋,11张勋,12朱国平,13曹守启,14叶旭昌,15刘瑜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2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4中国海洋大学,5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项目隶属海洋渔业和海洋科学技术领域。
远洋渔业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在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公海海洋权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高度洄游性、短生长周期的中上层鱼类,资源丰富。2003年开始,项目围绕我国秋刀鱼渔业新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重点开展中心渔场形成机制与渔情预报、生态高效捕捞与国产化装备、资源评估与国际履约等研究,取得的一批原创性和国际先进的成果,为我国秋刀鱼渔业起步、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主要技术创新点如下:(1)系统开展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资源调查,开发了2个新渔场,显著提升了我国秋刀鱼资源渔场的认知能力。连续15年开展秋刀鱼资源渔场调查,总航程17万海里,历时2250多天,调查站位1200个,样品9万多条,现场采集温盐、浮游生物等数据6750组;掌握了秋刀鱼中心渔场形成规律及其时空变动机制,开辟新渔场21万平方公里,渔场面积扩大46%,解决了过去渔场较为集中和拥挤的状况;首次研发了高精度秋刀鱼渔情预报模型及其发布系统,累计发布周报100余期,改变了作业船只盲目寻找渔场的状况,为快速渔场决策提供了科学指导;(2)研发了秋刀鱼舷提网捕捞技术,实现渔捞装备全部国产化,极大提升了我国秋刀鱼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科学的舷提网捕捞作业规范,使我国秋刀鱼舷提网捕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定的集鱼灯优化配置方案,可使渔船节约光电能耗20.7%;研制了秋刀鱼舷提网船国产化成套甲板渔捞装备,基本替代了依靠进口设备的历史(3)开发了秋刀鱼资源评估与管理模型,有力提升了我国在秋刀鱼资源国际配额分配谈判中的掌控能力。首次开发的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秋刀鱼剩余产量模型,被由中、美、日、俄、韩等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北太平洋渔业管理委员会(NPFC)”确定为秋刀鱼资源评估的基准模型,成为世界上三个评估模型之一。评估结果表明,目前西北太平洋秋刀鱼可捕量约为55万吨,其资源水平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为我国在国际秋刀鱼资源配额分配、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发挥了主导作用。
成果推广及应用:秋刀鱼舷提网捕捞技术规范和集鱼灯优化配置方案等先进的捕捞技术,已被中国远洋渔业协会推荐在我国60余艘生产船上推广使用,推广率达100%,其捕捞量约占全球上岸量的18%-20%,位列全球第三位。近3年实现增产15.4万吨,增值14.2亿元人民币,总体经济效益跃升为我国四大公海远洋渔业之一。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渔场和捕捞技术人才团队,已成为国家秋刀鱼技术组的核心力量,每年为行业组织和企业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渔情预报和资源评估报告,19次代表中国出席NPFC国际履约谈判,全面负责科学事务,提交国际履约科学报告6份。项目共发表论文专著33篇,其中专著1部;获得授权专利26项;国家级船用产品7项;软件著作权6项;培养研究生20名。
5.项目名称:油性微藻种质及其基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技术
主要完成人员:1周志刚,2张成武,3朱振旗,4黄旭雄,5吴洪,6孙诤,7刘敏胜,8华雪铭,9欧阳珑玲,10康永锋,11凌云,12王振根,13毕燕会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2暨南大学,3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本项目本着“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等宗旨,在共同执行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CO2-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以及各合作单位获得国家、部门和地方等项目的研究任务中,本项目组自华东、华南等地区多种生境中收集、分离并分别在上海海洋大学、暨南大学和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总共约1110种(株)的微藻种质资源库,从中筛选出高含油量的微藻10余种(株),通过室内外小试与扩培以及针对不同微藻藻种和应用目的设计不同的光生物反应器以放大培养、油脂累积与采收及中性脂提取、转酯化生产生物柴油和副产品在凡纳宾对虾饲料加工工艺等研究,由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河北廊坊、内蒙古等地进行推广。同时,该平台还可与城市生活废水处理相结合,进一步降低利用微藻来生产生物柴油的相对成本,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可规模化地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整套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微藻饵料、微藻营养品、微藻能源等事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组所有成员经过10年的辛勤工作,已获得包括高含油藻种、光生物反应器、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等国际、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各1件、63件和14件。分别制定藻类油脂、藻原油的能源行业和河北省地方标准各1件。制备的生物柴油经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测试中心检测基本达到BD100的标准。发表学术论文101篇,其中SCI或EI期刊收录32篇;截止2018年3月14日,总被他引805次,其中SCI或EI期刊收录的论文被他引369次,中文学术论文被他引436次。参编英文专著2部。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49名。
6.项目名称:人工鱼礁生态增殖及海域生态调控技术
主要完成人员:1章守宇,2林军,3张硕,4田涛,5汪振华,6王凯,7赵静,8李珺,9刘永虎,10潘灵芝,11王淼,12李永刚,13尹增强,14沈蔚,15刘洪生。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22大连海洋大学,3嵊泗县海盛养殖投资有限公司,4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我国近海自上世纪80年代起,近海经济鱼类数量严重下降、产卵场等栖息地生态恶化。《人工鱼礁生态增殖及海域生态调控技术》项目组在国家863课题、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等的支持下,针对我国沿海各地的人工鱼礁规模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目标是什么、如何开展建设、建设效果如何评价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联合攻关,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鱼礁生态增殖及海域生态调控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工鱼礁规模化建设所面临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为养护近海生物资源、修复栖息地生态与环境、提高底播及增殖放流效率等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主要技术创新内容:(1)根据我国南北海域不同的海况要素特征、生物行为习性、鱼礁建设目标等的差异,围绕建礁海域选址、礁体结构优化、礁群配置组合、鱼礁定位投放等环节的共性关键问题,提炼形成了人工鱼礁建设工程技术系列,实现了人工鱼礁建设的安全性、规范性和高效性,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人工鱼礁建设水平。自主研发了50余种新型高效功能礁。(2)应用海洋模型和CAD技术结合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鱼类行为学实验等,在鱼礁单体-单位鱼礁-鱼礁群的流场仿真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研发形成了人工鱼礁生境优化、海域生态调控、鱼类目标种适宜生境营造、海珍品增殖生境营造等技术。(3)基于增殖目标物种行为与生态习性、人工鱼礁区生境与空间异质性、海域生态系统能流与物质基础,建立了我国不同海域人工鱼礁区增殖放流和底播的效率提高技术,开发了沉底鱼礁和浮筏设施有机结合的全水层生物资源增殖模式。(4)运用ArcGIS技术、群落分析法等,从人工鱼礁建设的工程质量、生态效应、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系统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我国的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规范和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5)根据海域环境条件、资源现状和增殖对象的区域性特征,基于局部生态系统动力学及生物群落食物网关系等,提出了近岸开阔水域生态修复型、岛礁生物资源养护型、海珍品底播增殖型等3种典型的人工鱼礁区建设模式并建成示范区,形成了独具我国特色的人工鱼礁建设新理论,对我国沿海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的科学布局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项目在基于人工鱼礁生态增殖及海域生态调控技术的研究方面有较明显的新颖性,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在基于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生境营造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发表论文和专著73篇,其中专著2部,颁布水产行业技术规范1个,获授权专利30项,其中发明授权发明专利14项,累计培养研究生40余名。
成果应用推广:各项关键技术及成果,自2006年起在全国沿海各地的中央与地方财政拨款、企业投资等各类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不完全统计已投入礁体达105万空方、形成礁区面积近2.7万公顷,应用推广率约占同期全国人工鱼礁建设项目数的90%以上,近3年累计增加产值达13.4亿元,产生生态服务价值约35亿元。
7. 项目名称:水汽和云辐射反馈对海表强迫的响应及其对全球平均表面增暖的影响
主要完成人员:1马建,2魏勇亮,3徐鹏,4张春玲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
项目简介: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气候学与气候系统。
研究内容及特点:21世纪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确切升高几度,是气候变化中极其重要也备受公众瞩目的问题。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水汽的增加会显著加剧全球变暖程度,而云辐射效应的复杂性引起表面升温预测在气候模式间的差异。以往国内外研究围绕全球平均大气变化和云物理过程展开,未能从根本上约束云辐射反馈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个问题,本项目试图采用新的思路在海-气动力学对气候反馈贡献方面有所突破。已经证实气候预估中海表温度的区域变化通过大气环流来调整降水分布,并蕴含着丰富的不确定性,拟基于气候模式诊断其对水汽和云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进一步评估它们对全球平均气候反馈和海表升温预测多样性的贡献。最终通过探讨海表温度全球平均与区域变化的相互关系,利用年际变化的观测约束全球表面升温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在Nat. Geosci., 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和Env. Res. Lett.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并在14th Annnual Meeting of AOGS等国际论坛上进行了交流。
8.项目名称:复杂食药样品中特定成分分析以及食品品质鉴定新方法
主要完成人员:1毕红燕
主要完成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2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
项目简介:
食品科学技术基础学科领域。
食品业是与亿万公众营养、健康密切关联的民生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食品的安全可靠性和食品的品质是食物供应链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本项目针对复杂食品样品中特定成分以及食品品质的问题,开发新方法。本项目特点主要是将分析化学前沿技术用于复杂食品样品中的特定成分分析,以及对食品的品质进行监测和鉴定。
主要创新成果:
1)针对食品成分分析中的特定成分分析,开发了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对样品免分离的食物样品中特性成分的分析和检测。以膳食补充剂维生素C片为示例,研究结果显示所开发的微流控芯片可以对其中的维生素C进行特异性分析。
2)以葡萄酒的品质为例,提供一种超快速红酒鉴定方法,采用静电喷雾离子化联用质谱的方法对红酒进行鉴定和甄别,可快速对红酒进行甄别,实现对其品质进行评估的目的。
在分析化学、微流控研究以及质谱研究领域发表17篇科研论文,共被引用488次,总影响因子71,专利3项。经查新及同行专家评价,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首创。
公示期为2018年7月3日至7月9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实名提出。联系人:周婷婷,联系电话:021-61900066,邮箱:ttzhou@shou.edu.cn。
上海海洋大学
科技处
2018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