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工作推进情况

作者:彭俞超     索取号:G1050407000-2018-0009     发布时间:2018-07-10     浏览次数:266 

第一,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技成果奖项努力夯实学科建设基础。组织申报“大洋性经济鱿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奖1项,“草鱼种质资源遗传评价与种质创新关键技术”、“油性微藻种质及其基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技术”、“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人工鱼礁生态增殖及海域生态调控技术”、“ 基于分子结构综合特征建立海洋生物胶原蛋白应用评价技术”等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5项。此外还组织申报海洋科学技术奖5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项,浦东科学技术奖5项。


第二,积极组织申报专利等科技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定及实施办法,规范成果转移转化程序。组织成果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等展会,扩大我校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工作,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截至上半年共授权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48项,外观设计4项。组织“江海21”等科技成果签约,金额达1500万元,在相关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截至6月底,共成功完成转化项目4个,合同金额达1707万元,实际到账30万元。


第三,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努力推进科技服务。对接长江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扶贫等战略,重点推进与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等单位及崇明区、新疆、西藏、云南等地的产学研合作;承办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议。


第四,自学校技术转移体系20167月正式运营以来,技术转移公司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依托学校水产、食品、海洋等的特色院系、学科,不断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工作,已签约、正在推进的转化项目如下:


专利/技术

团队

代表

转化方式

对接企业

交易金额

实施

期限

完成

情况

一种食品保鲜膜及其制备方

专利转

广东宝德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

1

1年

已完

一种冰温真空干燥装置及生鲜鱼片冰温真空干燥的方

万金

授权使

安徽宜康食品有限公

56

3年

实施

中华绒螯蟹江海21”水产新品种技

王成

授权使

上海福岛、黄三水产、兴东水

178

5年

实施

微波加热装置及相关技(发明10项,实用新型5

栾东

专利转

上海奔球精密机械有限公

21

3年

实施

冷水鱼种苗繁育项

王成

授权使

门源县农牧

135

2年

实施

大口黑鲈营养需求与饲料加工工

陈乃

授权使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

不低

180

6年

实施

陆基工厂化养虾相关技术(4项发明)

谭洪

授权使

内江启源农业科技有限公

55万元

收益分

5年

实施

一种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方法

专利转让,合作实

长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

收益分成

利润的20%

5年

实施


转化方式主要是有成果转让、授权使用。其中,2016年有2个成果转化项目,交易总额为57万元,分别是:食品学院李立团队的“一种食品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转换方式为专利转让;食品学院万金庆团队的“一种冰温真空干燥装置及生鲜鱼片冰温真空干燥的方法”,专利授权使用。2017年截至到发稿日,共有6个成功转化的项目,总金额569万元以上。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由于高校国有资产体制的原因,成果转化的作价入股形式还没有成功案例;职务发明团队在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取得奖励时,按劳动报酬所得纳税,税额20-40%不等,税额较高,打击了高校教师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及对成果转化做成突出贡献人员的评价考核体系尚未建立。

下一步工作,主要有如下安排:继续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构建;培育一批“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队伍和转化载体;学校成果转化“量”和“质”有大幅度提升,推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形成以水产、食品、海洋等产业技术服务特色,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双一流”社会服务新样板。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