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头版报道我校依托科技构建“食品安全链”

作者:系统管理员     索取号:     发布时间:2007-11-01     浏览次数:2210 

      今天出版的文汇报头版以“依靠科技从源头把关”为题,刊发了由该报资深记者江世亮、实习记者刘力源、周礽贝采写的反映我校依托学科特色,积极构建“食品安全链”的新闻报道。现摘登全文如下,供学习参考。

上海水产大学构建“食品安全链”

依托科技从源头把关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善民生”列为一个章节,其中还特别提到要“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这也是党代会报告中首次载入这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党中央对民众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多年来一直在水产品领域严把食品安全关的上海水产大学科研部门负责人,昨天对本报记者介绍了该校近年来在构建“食品安全链”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
                                                     “电子鼻”“生态芯片”明察秋毫
      都说“民以食为天”,谁又能为这入口的食物把住关?由上海水产大学新研发的“电子鼻”和“生态芯片”就担起了这项重任。长仅2厘米、比头发丝还细的“电子鼻”是辨识食品新鲜度的高手,一个极其灵敏的“取样针”是它的秘密武器,将其伸入小瓶密封的1克虾泥样品,只需约一小时,“电子鼻”的显示屏上就出现了这种虾泥样品的气味响应曲线综合图,这一方法比起传统培菌检测法更为快速、准确、便捷。此外,“电子鼻”还能广泛应用于肉、蛋、奶、鱼等多种食品的检验。
      “生态芯片”的“火眼金睛”则可以窥测食品中的致病菌。集成在一块指甲般大小的芯片上的致病菌基因序列能自动寻找待检测食品中的“嫌疑分子”,一旦发现致病菌,即会发出信号,信号越强,说明测出的病菌越多,整个过程只需两至三个小时。据悉,目前课题组已收集了150余条致病菌基因序列,估计到明年,更为成熟的“生态芯片”将会与世人见面。
                                                            从源头把关的“生态养殖”
      传统的粗放式养鱼为了取得高效益,鱼群密度大、投饵多,大量有机污染物无法分解,造成水质恶化,鱼生长缓慢且易得病。投放药物治疗病害,则会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
      为了从养殖源头上把好关,上海水产大学科研人员前些年就开始尝试“生态养殖”,即在鱼塘这一“鱼工厂”里同时发挥鱼、菜在生产方式上潜在的能量与生态互补性,“净水养游鱼,废水育草莓”实现了养殖水体的零污染排放和无公害化生产;水体经“生物过滤器”净化可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用水量;生活在优质水体里的鱼不仅保持了鲜美,营养价值较前也有很大的提高。该项目推广后,五年内可形成年产1500吨水产品的工厂化养殖规模,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至9000万元,年净利润1000万元至1500万元。
      为确保市民“食无忧”,上海水产大学在监督管理、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毒理、食品质量控制等诸多领域探索“食”之良方,为百姓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近五年来,上海水产大学在食品安全和生态养殖发表论文近500篇,设立课题100多项,申请专利近20项。上海水产大学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社还将科学商店开进居民社区,为居民讲解如何才能吃得更安全、更营养,如何选择新鲜的肉类和鸡蛋,使饮食更利于吸收等,受到市民的欢迎。

      (摘自《文汇报》)

(宣传部)

Copyright©1998-2016 上海海洋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海洋大学校版权所有
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